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 第1页,国产精品推荐视频一区二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日韩欧美色短视频,色综合色站导航涩爱欧美蜜臀人妻,久久精品国产导航,男女真人抽搐一进一出免费视频,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周其仁:經濟低潮要反向思考,尋找動力和空間

點擊次數:   來源:新華網   更新時間:2015/11/16 10:31:41  【打印此頁】 【關閉

  近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第十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上發表演講,本文根據演講內容整理。

  過去的高位增長主要靠比較成本優勢

  中國的經濟形勢說復雜很復雜,說簡單其實也很簡單。第六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我記得提出的目標是爭取5%保住4%,中國要突破4%和5%這個比較低的增長,第一是靠農村,因為你只有吃飽飯才可以發展,第二是鄧小平南巡之后把民營經濟發展起來,這是中國經濟沖上來的第二波。第三是1997年中國簽署了協議,把妨礙中國開放的體制、政治因素適當解決。

  中國經濟迎來三波改革開放,形成10%左右的高速增長,最重要的是開放。為什么開放對中國那么重要呢?因為開放之前中國很窮,不開放就更窮,一開放發現窮也有競爭力。當時我們看不到一些東西,因為缺資本、想法和商業模式,一開放,高收入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比較現代的國家、大量資本都會來。它們會來,因為要素越多的地方,投資報酬通常低,資本缺的地方投資的收益就高,資本技術一來,加上我們普遍低的要素成本,中國經濟開始發力,誰也想不到中國會成為世界制造工廠。

  資本技術的大量引進,成就了中國的制造業。從1979年到2008年,三十年間我們平均的增長是9.8%,2005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我們成為第三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成為最大的出口國,2013年中國成為最大的貿易進出口國。當然更重要的是普遍提升了中國人民的生活,無論是哪一階層,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提升。

  那么提升靠的是什么?首先要勞動力便宜,但是中國可不是僅僅靠勞動力便宜就獲得競爭優勢,因為改革開放前勞動力更便宜,要是不讓開發,勞動力便宜是沒有用的。我們過去學蘇聯的體制,制度的成本很高,中國真正的秘密是要素價格低,體制通過改革開放降低了,再加上中國人肯學習。這三個元素加到一起成就了中國的優勢,這個主要是成本優勢。

  高位增長為什么會下行?

  到今天為止,我們所有的高位增長,主要靠我們比較成本優勢,這種增長模式成就巨大,每一個中國人都承認這一點。高位為什么會下行?美國金融危機08年開始發生作用,但是都看低了,就是一萬億美元的不良資產,市場出問題,政府在左右,但是下一個問題就麻煩了,政府說什么就是什么,然后大量的發歐債,那么出現這些危機,你拿什么救?現在看來這個問題還沒有好的答案,現在還在熬,看是否可以熬出頭。所以這個低迷就套進去了,中國是靠出口產品為主促進增長,我們國內市場相對來說,第一位作用是出口驅動的高速增長,受到了影響。它們的進口減少我們的出口就減少,就是08年危機來的時候少了四萬億,這個數字看著是嚇人的。每年出口是增長20%,結果那一年是掉了20%,這就是經濟受影響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國內的原因,高速增長中,我們成本優勢丟得是很快的。所有價格在漲,人工、土地什么的,我們就是靠成本優勢在這個世界運轉,但是高速增長還是有很大影響。比我們晚一些開放的國家一樣,印度、越南現在成本比我們低,開放得比我們晚,現在中國是夾在中間了,這是新的情況。

  第三不差錢,為什么?因為有很多賺快錢的可能性。我們過去打拼多少年的實體經濟,現在很多都卷進了地產里,你也不好指責,賺錢的速度擺在這里。就算教書的老師在北京買房,房價漲得比工資多,想法會沒有變化嗎?還有多少人會踏踏實實地干工作、研究技術、研究客戶呢?這個也是讓我們下行的一個原因。

  最后一個因素是真實利率急升,引致“債務型通縮”。走市場一圈發現,現在企業、行業、地方經濟不好,很多人要跳樓,就是因為不能面對自己。問題是這個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想的沒有之前想的好。我借錢買的房,結果房漲了兩倍,我貸款把錢還了。問題是市場這個東西是多資源配置的,大家在市場環境里面是不穩定的,一翻臉就變成了下行。所以從2012年就說水落石出,成本、利息、產能過剩都壓著你。現在十八大以后開始提出這個,如果錢好賺,大家開銷、手都松得很,我們現在商場的問題也是,很多脫離了生產率的水平,這個東西不調整,好日子過習慣了,下行的日子不好過。

  低潮的時候要反向思考

  下一步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要指望宏觀政策好一點、松一點就怎樣。錯的東西就是錯的,底下很多房子,怎么消化?肯定是要打折才能消化,那么這個原來的一百萬怎么出來,出來可能只有四五十萬,經過這個環節,我們面對政府、企業合作,走出去就快很多。

  我們成本中強調一條,不完全是市場競爭形成的,這里面還有其它的成分,但是還有一塊成本是法定成本。有很多人說勞工成本漲得太快,我查了一下GDP長了2.6倍,中國所有工資長了8.8倍,稅收長了16.7倍,我們的社保漲了28.7倍,土地出讓金漲了64倍,這樣我們的地賣得就貴了。為什么現在很多人開始覺得美國有競爭力,他們說那里的電力比我們的便宜,為什么我們這里那么貴?其實這里很多是體制的問題,我們經過改革開放,有一些沒有把體制成本降低,反而在持續增長,所有的費用都在增長,比如審批。國家政府上來就砍審批,這些都是高速增長的時候加進去的,這些也是產業和企業的競爭成本。

  所以經濟下行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我們心理上的問題,低潮的時候要反向思考。中國的社保收費還很高,但是社保水平較低,中國大多數要靠自己努力,你不奮斗的話,現在放棄了,將來后悔也沒有辦法。所以這個時候尤其需要這些,中國經濟要現在注意韌性,企業、行業要非常有韌性,堅韌不拔的韌,你再困難我們還能比80年困難嗎?還能比90年的水平差嗎?90、91的增長率也是很可憐的,當時鄧小平要南巡就是這個原因。

  你看到這些東西,一定要對未來有期待,中國多數還是比較好的,很多想過好日子,從哪里找動力呢?用“一帶一路”的方向去看,就國內市場來說,不要被現在過剩的產能嚇到,我們有很多產能是不足的。看我們的產品品質,那么多人跑到國外去買東西,中國第一位的不是新,而是做好,這樣不會沒有市場,否則為什么跑出去買?像指甲刀、菜刀、馬桶蓋,這些不是不會做,而是差了一點,如果把這樣的變革凝聚起來,有的是市場。因為國內有一億人口的中產階層,為什么國內的滿足不了,大量的要靠進口、出去掃貨?這個產品現在國內已經有一些先進的廠商在做了,他們跟日本合作搭了一個平臺,而且連鎖開門面,像優創良品就是其中一個,好產品、品質好一點的東西有的是市場。另外從服務業看,我們很多方面都不便利,為什么網上這個沖擊波這么大?因為它便利。我們對便利性要高度重視,因為這些提高就是人的時間成本提高了,你過去什么都可以慢慢來,現在不行。

  所以無論是制造業的品質、服務業的提供便利,市場都非常廣闊。07年到現在,發達國家的份額下降,新興市場的份額上升,這兩年新興市場面臨的挑戰比發達國家大,特別是今年以來,貿易、經濟增長得比發達國家差。但是底數擺在這里,而我們出口的是發達國家比較多,我們現在面臨開發新市場的問題,我們去開疆拓土、去打下市場的力量還是遠遠不夠,所以制造業走出困境,一定要跟市場匹配起來,這方面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未來的方向是控制成本和創新

  現在很大一塊是向西,就是我們古代絲綢之路的概念,其實就是面向很多新興的市場國家,面向我們過去不熟悉的,這些國家市場不同,購買力都是現成的。我們還有外匯儲備,有的是事情可以做,所以在低潮的時候不能認為從此就怎樣了。開拓新市場跟開拓全球其他地區都有可能,我們要開發的不僅僅都是巴黎、紐約、倫敦。

  我們這次訪問華為很受教,中國的企業都有這勁,就不會整天等著誰來幫你。天下沒有那么多容易的日子好過,全球競爭誰都想過好日子,但是就得打拼。我們都說人老了,老人家比例多了,但是我們人力的質量遠遠沒有釋放。我跟一些企業家訪問團出去看深受啟發,像手機這么薄,也是以色列人的貢獻,存儲信息量很大,你的手機可以做到那薄嗎?這僅僅是一個故事而已,我們一個團的人去,然后在那討論人憑什么在世界立足,就是憑人口的質量,像教育、訓練、想法、專利。我們靠什么立足?我們靠人多勢眾,就不能從人家那學一點什么嗎?所以我自己在思考教育方面,我們的教育改革要從教育思維開始,以色列最厲害的是教育,2014年教育占GDP的8%,不僅僅是教育資源投資的多,教育方式也不一樣,以色列母親問孩子不是考多少分,是你會問問題嗎?從小訓練的想法都不一樣,這個現在看來是最重要的持續增長的生產率,因為不同的想法意味著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的需求,而這個需求是開發出來的,沒有做蘋果我們也想不出來要做這個東西,開發出來才會成為它的買家。

  所以簡單地講,我們未來的方向就是兩個:第一是要讓我們的成本優勢延長,就是法定成本通過改革降下來。經濟上早就這樣提出了,所以現在十三五也好,短期看第一位的問題是先控制成本,企業在這方面大有可為。節約成本、控制成本、保證中國更長久的成本優勢方面,我們有很多方面的東西可以做。在這個過程中,要創新很多,包括像深圳、北京的中關村,開放形成濃厚的創新意識。看到效果一定要時間,不是一喊創新就可以,不是一喊馬上就出蘋果、出下一個阿里巴巴。但是短期看要面對現實,正視下行,這是中國經濟面對的問題。

加入青商會JOIN THE ASSOCIATION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