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要以新的發展理念推動發展,其中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新舉措,透露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信號。
3大戰略五大工程引領創新
“十三五”時期,創新將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其中“三大戰略”和“五大工程”引人注目。
——培育發展新動力方面,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作出定位,提出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投資對增長的關鍵作用、出口對增長的促進作用。
——拓展發展新空間方面,區域發展在“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基礎上,提出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積極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農業現代化方面,提出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構建產業新體系方面,提出實施工業強基、智能制造兩大工程,以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說,“十三五”是全面部署和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創新是事關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的大戰略,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動力。
4大領域打造平衡發展新結構
建議強調處理好發展中的重大關系,特別是在“四大領域”打造平衡發展的新結構。
——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提出加大對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生態嚴重退化等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
——在城鄉協調發展方面,強調完善農民收入增長支持政策體系,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方面,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在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方面,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云中說,在中國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從彌補短板和薄弱環節中拓寬發展空間、尋求發展后勁,實現中國全方位的均衡協調發展,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
5招“大棋”布局“綠色中國”
建議布下五招“大棋”,亮出“綠色”舉措。
——有度有序利用自然,根據資源環境承載力調節城市規模。
——發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圖和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目錄,重點生態功能區實行產業準入負面清單。
——推進能源革命,有序開放開采權,提高建筑節能標準,主動控制碳排放,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
——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劃,開展能效、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
——提高環境質量,未來將構建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既從綠色中惠民,又從綠色中富國。”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說,經濟越發展,百姓對環境質量要求就越高,“十三五”建設“綠色中國”必須全社會共同行動。
3大布局打造對外開放新格局
更高層次、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是“十三五”對外開放的著力點,“三大布局”將帶來“開放中國”的全新格局。
建議特別強調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包括對外開放區域、對外貿易和投資“三大布局”。
區域布局上,開辟跨境多式聯運交通走廊,培育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和經濟區;投資布局上,建設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產基地;推進“一建一路”中,共同建設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共建境外產業集聚區。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說,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一項長期任務,一方面要立足當前加快涉外經濟法制建設步伐,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對外經濟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徑,促使我國在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5大方面著力實現共享發展
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重要理念,共享發展更加著眼于“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扶貧,建議用相當篇幅部署“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明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給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路線圖。
教育方面,“十三五”時期著眼于“提高質量”,除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外,還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
養老、醫療制度將在制度整合、水平提高上“深耕細作”,將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等。
在縮小收入差距上,提出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遏制以權力、行政壟斷等非市場因素獲取收入等一系列舉措。“共享發展就是更加重視人的發展。”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丁元竹說,建議中的民生部署十分細化,這意味著改革舉措的實施將更加精準,民生改善也會更加明顯。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