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穩增長的主基調下,國家發改委正在加大力度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專項企業債加快擴容。《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繼先后批準了包括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在內的四類專項債券,以及針對22類與基建和民生相關的專項金融債之后,發改委近期正在醞釀支持創業創新型企業直接融資的專項債券。
發改委口徑的專項債券,是指由平臺公司、企業為拉動重點領域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而進行的特許融資,償還收入來自融資項目本身的收益,與政府預算無關。
今年4月,發改委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養老產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城市停車場建設四大專項債券發行指引。受此推動,國內首單專項債券2015年盤錦市雙臺子區經濟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城市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于10月22日發行。五天后,又一單以創新品種項目收益債券形式發行的專項債券2015年瀘州市城市停車場建設項目收益債券(第一期)發行。此外,3000億元國開行、農發行向郵儲銀行定向發行專項建設債券于8月落地,目前第三批金額約為兩三千億元的專項金融債正在推進。
繼上述專項債券之后,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發改委正加快研究發行支持創業創新型小微企業直接融資的“雙高”(高風險、高收益)債券。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29日發改委召開的“發揮企業債券融資功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電視電話會議上,發改委有關領導就已透露,該委財政金融司正在研究在更多重點領域出臺專項債券指引,包括研究支持發行“雙創”專項債券,并表示“這類債券風險可能相對較大,但也將通過市場化方式,匹配較高的收益率”。
“如果能夠推出針對我們這類企業的債券,公司業務一旦和資本市場對接,各項工作就能迅速全面鋪開。”山東鐳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顏景川說,“作為輕資產、科技型的初創企業,我們很難從銀行拿到貸款,也很難找到‘情投意合’的投資人,原因是銀行貸款一般都需要這類企業有相匹配的抵質押物,而‘急功近利’的風險投資者也不愿碰周期較長的中小科技型企業。”
“一般來說,創業創新型公司大都屬朝陽產業,成長性較好,但風險較大,面臨啟動資金的困擾。而從市場角度分析,盡管收益率高,投資者還是希望創業公司的項目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因此‘雙創’專項債應該更趨向項目收益專項債的性質。”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隨著“十三五”創新驅動上升到國家戰略,國家可能將在財政、稅收等方面加大對創業企業,特別是落戶科技園區、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的扶持力度,甚至不排除給予“一定的隱性背書”。
“今年來,隨著央行持續降準降息,市場流動性逐步顯現。但目前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是融資渠道存在問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一位專家表示,根據中小企業的融資特點,國家財政貼息和發行“雙高”債券等都是不錯的渠道。就“雙高”債券的風險問題,該專家表示:“借鑒以前的中小企業集合債經驗,由于高利率會補償高風險,只要資本市場能夠充分獲得投資對象的風險信息,且風險定價合適,投資者自己會有個判斷。”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