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業務的公司逐漸被邊緣化
阿里巴巴是電商么?樂視還是一個視頻網站么?聯想還是賣電腦的么?小米還是一個手機制造商么?華誼兄弟只是一個影視公司么?百度還在靠搜索賺錢?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只能說明你圖樣圖森破了,這些企業的主營業務早已被“偷梁換柱”。中國企業功夫在詩外早已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以聯想為例,作為國內電腦和手機生產廠商,聯想在柳傳志的帶領下成為PC時代的巨頭。然而時過境遷,聯想早已經被拆分若干個業務模塊,涵蓋IT(聯想集團、神州數碼)、現代服務(拜博口腔、增益物流、安信頤和養老、神州租車)、化工與能源材料(聯泓、星恒電源)、金融服務(正奇、漢口銀行、聯保、拉卡拉、蘇州信托)、農業與食品(佳沃、豐聯白酒)、房地產(融科)、財務投資(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弘毅投資)等,聯想控股作為這些企業的實際控制方或參股方,其本身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家地地道道的投資公司。在外人看來似乎是不務正業,但對于聯想和柳傳志來說則正是擴展業務渠道、增加盈利點,謀求在未來占領一席之地的重要動作。
同樣不務正業的還有樂視,以視頻網站起家的樂視,逐漸從單純的視頻平臺公司向生態型軟硬結合的公司轉型,旗下的樂視手機和樂視電視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攀升,近來又推出樂視汽車,這種多元發展的生態模式逐漸取代原來單一的發展模式,主營業務也逐步擴展到其他領域,包括手機、電視、內容、商城、會員、租車、汽車產業等,樂視在發展的過程中將視頻網站內容連接作用充分延展。
樂視與聯想一個是做內容軟件的一個是做IT硬件的,然而都在主營業務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延伸業務,其收入的主要來源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然而他們都沒有拋棄主營業務,而是在其基礎上不斷發展壯大。然而有的企業則完全拋棄或大力弱化主營業務改行做全新的領域。比如華誼兄弟,近年來華誼兄弟大舉進軍房地產市場,擴充其文化地產版圖。
按照華誼董事長王中軍的規劃,未來華誼兄弟的主營業務將完全轉到文化地產領域,為此華誼兄弟計劃在昆明、成都、重慶、合肥、杭州、廈門等全國各地布局20多個主題商業街區項目。這些項目完成后,華誼兄弟的收入來源將進一步向商業地產領域傾斜,成為一家娛樂影視包裝下的地產公司。影視與地產的這種捆綁經濟形態也逐漸成為眾多投資者偏愛的領域,認為這樣的模式都夠帶來更大的利潤,例如華誼兄弟位于海口的觀瀾湖項目就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
華誼兄弟的模式是個典型案例,在中國很多企業在其領域賺到第一桶金之后幾乎都會涉足房地產領域,因為房地產領域作為“暴利”行業能夠快速變現。當然也有企業反其道而行之,在房地產行業發展空間下降之后轉型其他領域。例如眾多房企開始向大健康產業轉型,今年6月份綠景控股在房地產業務方面既無土地儲備更無新建項目,完全退出房地產領域的決心可見一斑,目前該公司在醫療服務領域的布局正在加快,在同公立醫院進行合作的同時建立自己的民營醫院也成為其未來布局的重要一步。
在房地產逐漸顯現新常態的當下,房企轉型做健康產業幾乎成為潮流,這里面既有高額利潤的誘惑,也有國家政策支持的因素,國務院6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就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各類醫療機構進行了重點闡述。據悉目前已經有幾十家房企正在轉型醫療領域。
這樣的現象還出現在能源領域,傳統的煤炭企業日益艱難,眾多煤企面臨關張的風險,面臨這樣的窘境,轉型迫在眉睫,受國家鼓勵農業和清潔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導向,眾多煤企開始發力這兩大產業。可再生能源中尤其是太陽能產業、風能和生物質能等,國家為鼓勵該產業的發展,電企發電賣給國家電網后在市場電價的基礎上,國家和地方政府補助0.3~0.5元/度不等的費用。而這筆費用幾乎成了這些企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真正賺錢的不是發電賣電,而是政策紅利。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未來企業謀生的手段會更加的多元化,單一業務的公司逐漸被邊緣化,利用自身的資金、資源優勢進行多渠道營收的公司往往能夠在新常態下活得更好。中國企業功夫在詩外,不務正業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