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想找一些固定的模式,比如說七個步驟,來成功的建立一個公司。實際上,這樣的模式是不存在的。如果有這樣的模式,每個人都會成功的創立公司。當然,創業方面也有一些規律可循,可以學習別人的經驗。
如何尋找別人還沒有發現的領域進行創業是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并不是因為找不到答案,而是因為還沒有找到最佳的答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很難達成共識。如果能夠給出非常好的答案的話,這些答案一定是人們沒有想到的。在技術創新的歷史上,每一項技術創新只會出現一次,需要把握住機會。
經常有人問我未來的技術趨勢是什么,會出現什么樣的新技術。這個問題非常難回答。我并不是一個先知,我沒有辦法告訴大家技術會有怎樣的發展。如果跟大家講五年之后會有更多的人使用手機,這個答案并沒有錯,但顯然沒有多大用處。
有的技術趨勢被人們過度重視,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在硅谷,大家總是談論IT發展的趨勢,軟件發展的趨勢等等。太多的人在這個領域工作,云計算、大數據等概念非常流行。大家其實應該想想怎么樣逃離這些技術和領域。很多人整天談論這些非常新潮的詞匯,給別人的感受就是沒有實實在在的東西。
一個領域中,如果出現很多這樣的人,就說明出現了過多的競爭。這些企業實現的并不是從0到1的過程,而是從1到N的過程。有一些新的互聯網公司,他們非常與眾不同,進入新的市場領域,很難把他們進行歸類。在此之前我們并沒有想到這些公司是可以出現的。這些公司實現的就是從0到1的過程。
我們要破除所有人在一個領域競爭的模式,尋找一些新的領域。如果只是模仿別人,沒有從自己的角度進行自主的思考,我們就總是會進入到錯誤的領域,趕上浪潮的最后一波。
非常多有才華的創業家總是和別人在同樣的領域競爭,總是思考別人對他們的期待是什么,而沒有在更大的社會環境中來思考,應該去進行怎樣的創新、建立一個什么樣的企業。
只要進行創業,就會面臨競爭,而且是非常激烈的競爭。如果你的做法和其它企業一樣,要想脫穎而出是非常困難的。非常成功的大公司的做法是別人沒有嘗試過的,所以他們能夠在市場上長期保持一定的壟斷地位。
對于社會講,人們可能會討論壟斷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新創企業都希望在市場上處于壟斷地位,并且希望他們的模式不被別人復制。
壟斷企業通常會有一些商業模式,這些商業模式只在公司內部公開,而不為外人所知。比如谷歌在市場上有非常強的壟斷地位,他們公司里只有5個人或者是10個人真正了解成功之處在哪里,他們不會到處跟別人討論這些內容。微軟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是壟斷的企業,但是后來走了下坡路。一定要有非常好的人才在一起工作,才能保持壟斷地位。
人們都非常喜歡嘗試占領非常大的市場,實際上在最開始創立一個公司的時候,不要想著獲得一個多么大的市場,而應想著在一個比較小的市場站穩腳跟,獲得壟斷地位。后者是比較容易做到的。比如Facebook最開始成立的時候市場也是非常小的,他們只將哈佛大學的學生作為他們的用戶,但是這個公司在哈佛大學非常受歡迎,所以后來他們發展得非�?�,占領了很大的市場。
在中國,人們非常的努力,非常的勤勞,有非常大的抱負和夢想,很多人進行創業。在這樣的環境下,創業者更可能有創新的想法。但問題是,競爭對手非常多,你的創新非常容易被別人模仿,這和美國硅谷的情況并不完全一樣。
中國在模仿他人的成功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但是,如果總是做山寨版,成長進步的空間會比較小。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取得更進一步的成長。
在這方面,日本是前車之鑒。日本總是采取模仿的方式,模仿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沒有創新,最后發展停滯了。我相信中國會成為創新之地,會有更多的人打造出更多的創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