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這一重大決策對于促進實體經濟、提高經濟效益,進而保持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效益來自于收入和成本之差,企業只有盈利才能夠擴大再生產,才能夠有更多的資金用于研發、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實體經濟面臨困難較大的時候,要促進實體經濟持續發展,就必須降低企業成本。
降低企業成本,需要打出組合拳,既需要企業自身加強管理,采用新的技術,實行集約節約生產和經營,也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一是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與生產成本相對應的,是指為促成交易發生而形成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是由于制度性因素而產生的企業成本,如審批環節過多、檢查評比過濫都會產生更多的交易成本。因此,要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就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為企業松綁,轉變到為企業提供必要的和需要的服務上來。
二是要進一步正稅清費。企業稅負過重直接加大了企業成本。要降低企業成本,需要正稅即把有稅收性質的收費基金項目并入相應稅種。即使是必須要繳納的稅收,也要適當降低稅率。實踐證明,并不是企業稅率越高,可以收到的稅收總量也越高,相反達到一定程度之后,還會降低,這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線所揭示的道理。稅率要體現適當原則,既要考慮國家正常運轉,也要考慮企業負擔。清費即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或體現一般性管理職能的收費項目。只有清除不必要的收費,才能管住政府向企業亂伸手,切實降低企業成本。
三是要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目前我國由企業負擔的“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大體相當于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44%。建立社會保險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主要標志,但既需要考慮職工的利益,也需要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需要在二者之間尋找平衡點。要降低企業成本,就需要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既能夠確保職工福利,也有利于企業持續發展。
四是要降低利率。長期以來,我國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根本出路在于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降低金融企業進入門檻,培育更多的金融市場主體。只有競爭才能為實體經濟提供質優價廉的融資服務,才能形成市場決定利率的機制。
五是要降低電力價格。當前,煤炭、天然氣、石油價格普遍走低,電力企業發電成本也隨之降低,通過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適當降低電價有利于促進非電實體企業的發展。
六是要通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簡化運輸系統、選擇最佳運輸手段和合理的運輸方式、優化運輸路線、開展配載和集中運輸等降低實體經濟的物流成本。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