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P2P行業而言,這個冬天“雪上加霜”。在P2P行業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下發后不久,地方工商部門紛紛做出反應。市場傳出,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工商局開始暫;ヂ摼W金融企業的注冊。除此之外,部分地方公安局以及地方金融辦也在去年底開始抓緊平臺監管。隨著監管的收緊,P2P平臺的日子越發不好過。
接連叫停平臺注冊
昨日有消息稱,上海、深圳等地工商局暫停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注冊,其中上海市工商局從2016年1月4日起暫停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注冊,只要是經營范圍里有“金融”、“外包”等字眼的注冊,都無法得到批準。北京商報記者從上海、深圳兩地注冊代理公司處也證實了這一消息。另外,北京商報記者咨詢北京地區一家注冊代理公司了解到,北京市工商局也下發了相關的通知,稱目前互聯網金融類型的公司注冊已經暫停。這一消息尚未得到北京市工商局證實。
網貸315首席信息官李子川表示,地方管理部門看待互聯網金融注冊態度從視為香餑餑到變成燙手山芋,是風險不斷暴露難以管控的結果。他認為,地方工商局暫停注冊,有利于梳理出大概的現存風險敞口,可為備案做準備,至于現存平臺的注冊價值他認為不會有太大影響,平臺的運營、風險管理能力未清楚之前價值是斷定不了的。
民信公關總監楊柳則認為,《辦法》明確網貸采用備案制管理,且管理權限下放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各地均已開始梳理思路,研究如何監管。目前的舉措可能是要摸底,等地方監管意見出臺就會放開注冊,畢竟中央明確實施備案制,重點要合規。
P2P寒意愈濃
其實,在工商局暫;ヂ摼W金融平臺注冊之前,P2P行業監管就已經悄然收緊。去年底,e租寶、大大集團等一些大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因違規被查。銀監會牽頭下發上述《辦法》也規定了網貸行業的12條“紅線”。一位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對照“紅線”,近90%的平臺面臨整改。
監管收緊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P2P平臺的問題增多。據網貸之家統計,2015年新上線的網貸平臺超1500家,而全年問題平臺就達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
除了監管壓力外,整個行業還面臨著來自資金端和資產端的雙重壓力。一方面一些投資者對P2P理財失去信心,開始撤資;另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優質資產減少。
為此,不少平臺只能選擇降息來降低平臺運營成本。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5年網貸行業總體綜合收益率為13.29%,同比2014年的17.86%大幅下降4.57個百分點,并且預計今年網貸行業收益率將進一步下降。而2015年12月底,網貸行業平臺數兩年來首度出現負增長。
李子川表示,在《辦法》下發之后,行業將迎來“初冬”,待《辦法》正式實施將步入“嚴冬”。
愛錢進創始合伙人楊帆表示,2016年是后e租寶時代,整個行業將迎來大洗牌。隨著地方監管的明確,市場會深度調整,效益會進一步收窄。
在理財范CEO申磊看來,2016年是P2P的寒冬,整個行業進程的大低谷。18個月的整改期實際上是給行業長時間降火,這段時間是考驗行業和監管的時間,P2P分層速度會加劇,馬太效應愈加明顯,互聯網及傳統金融大佬開始入場。
回暖至少一年
曾經炙手可熱的P2P何時才能再度成為香餑餑,備受關注。李子川表示,預計監管整頓會持續至少一年,行業回暖應該要到2017年,在此期間對平臺的資本、技術實力將是考驗,不過好處在于推動數據安全、不良資產處理、征信等相關產業的崛起。
楊帆認為,從目前得到的監管反饋來看,各地金融局還會就監管意見做進一步的解讀細則,比如增信,就有很多不同的解讀。而這勢必會造成區域差別,甚至有可能會造成個別區域內大批P2P平臺集中倒閉的情況!昂螘r回暖要看監管的具體落地和執行情況!
“行業還處在朝陽期,未來有很大成長空間”,投之家CEO黃詩樵說道。他認為,目前監管嚴格是針對不規范平臺進行的,并不影響正規平臺。網貸行業發展迅速,但因為前期缺乏監管,出現了一些不規范現象,比如有自融、假標、資金池甚至非法集資等。監管的缺失是部分原因,問題的根源在于網貸行業從業者的法律意識、金融風險意識比較薄弱,并且消費者的金融消費意識也還有所欠缺。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