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協委員、民盟成都市委副秘書長何立新到會場報到時,帶上了已經寫完的三份提案。
談到自己的履職生涯,他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我一直關注成都的體育設施建設,希望成都體育能夠有自己的標志性建筑。”何立新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去年,民盟成都市委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加快建設我市專業體育場館,特別是抓緊建設一座立足點高、規模大、專業化功能完善的大型綜合性體育場。沒想到,這一提案很快就見到了實效。何立新告訴記者,他已經收到相關部門回復說,我市將建設一座“成都奧體中心”,初步選址就定在天府新區(微博)。
成都呼喚大型體育場館
何立新向記者介紹了提案出爐的經過。“2014年10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指出要積極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體育產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何立新實地調研武漢、大連、杭州、西寧等城市,發現國內許多城市都十分重視體育場館建設。與市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相比,成都的體育場館也應加大建設。
“體育消費是當前新興消費增長點,也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趨勢。”何立新介紹,因此他們建議要把規劃建設一批專業化體育場館,作為建設國際化城市的重要舉措,同時重新審視我市的專業化體育場館的規劃,特別是大型綜合性體育場館的規劃,認清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在提案中,何立新特別提到,要按照能夠承辦國際體育賽事的標準,加快規劃建設一批專業化體育場館,“當務之急,是抓緊建設一座立足點高、規模大、專業化功能完善的大型綜合性體育場,作為成都體育的標志性建筑;其次是規劃建設一批涵蓋三大球以及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項目的專業體育場館。”
成都奧體中心項目已落地
據何立新介紹,市體育局去年就已向他們做過回復,經過爭取,作為大型綜合性體育場,成都奧體中心已經落地,去年初步定到修在天府新區,“因為涉及的因素還很多,還沒最后決定,也不知道以后有沒有變動。”對此,何立新的建議是,如果要把奧體中心定在天府新區,還要考慮一定要把公共交通對接好。除此以外,市體育局還回復說,針對高端賽事場館,我市準備陸續出一些政策,包括修建賽事場館的補貼政策,也將陸續出臺。
今年,何立新又帶來了三份提案,其中一項提案是希望《在政府考核中引入民眾主觀指數指標的建議》,他認為在政府工作考核中,歷來慣用的指標都是客觀數據,如GDP、人均收入、空氣質量指數等,但從全面、真實描述政府工作績效上說,僅靠客觀數據是不夠的,“要評估和監督政府的公共政策和公共項目的決策效果,無論如何數據不能完全替代‘用戶體驗’,也就是民眾對公共政策和公共工程的使用感受和滿意度。”另一個提案是關注霧霾天氣,他希望能為交警配發制式口罩,“全天在路面執勤的交警,理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