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成都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國際化城市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服務業發展”“統籌城鄉”“成都制造”“創新型城市建設”“城建攻堅”等7個“2025”規劃,從而繪就到2025年建成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藍圖。看起來是不是很期待?
在國際化建設上,成都將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建設“鐵路、公路、航運”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完善立體口岸開放體系。全面提升成都經濟發展的區域引領、帶動和輻射作用,建設亞洲內陸綜合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交往中心城市、國際創新型城市、國際生態宜居城市。
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成都市將探索由“環境換增長”向“環境促增長”轉變的有效路徑,推動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計劃推出總投資5619億元的238個重大項目,支撐目標的實現。
在服務業發展上,成都將強化“成都服務”的核心功能,構建“2211”產業體系,即圍繞資源配置和消費服務兩大功能,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兩個領域、現代物流等11個重點行業的發展,實施國際門戶樞紐、金融創新、國際會展名城、創業天府、互聯網+、國際購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文化創意名城、國際賽事名城、國際美食之都等十大行動計劃。
在統籌城鄉上,成都提出了包括6個一級指標、40個二級指標在內的統籌城鄉指標體系,以及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金融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十項重點任務,到2025年,將率先建成城鄉一體、和諧相融的幸福城市。
制造業上,成都將堅持“大園區承載大產業,小園區發展特色產業”,構建“3+N”工業空間布局體系。3大工業板塊,是按照“板塊式”思維,分別規劃建設工業園區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承載重大產業功能和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的“大創造”“大智造”和“大車都”板塊。N個縣域工業園區,是按照“獨立成市”要求,建設規劃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業集中發展區。
在創新型城市建設上,成都將實施十大建設工程。其中包括實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引領工程”“成都科學城先導工程”“一流研發能力建設工程”等。同時圍繞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實施“創新創業人才匯聚工程”“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科技金融創新工程”等。
在城建攻堅上,成都市將對城鎮體系結構、對外通道運輸、市域綜合交通網絡、公交發展、基礎設施、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進行大力提升。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