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過去這一年,成都著力抓投資、促項目、保運行,及時出臺了穩增長30條等系列政策措施,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確保經濟健康發展。
去年,內地“首富”王健林數次入蓉備受關注。4月3日謎底揭開——成都市與大連萬達集團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未來5年,萬達在成都投資將不少于1020億元,打造和運營一批國際水準的文化旅游、醫療、電子商務、城市現代服務業綜合體項目。
這一代表性投資正是成都招商引資成效的縮影。去年,成都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和規劃,圍繞城市發展需要和做大做強重點產業,針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專業招商和產業鏈招商。一年內,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520個,實際到位內資354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75億美元,新增了世界500強企業6家,總數已達268家。同時,成都通過強化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全力做好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全程服務,并落實領導干部聯系重點項目制度,完善項目督促、督導、督查機制。全年共實施重大項目837個,完成投資2450億元。
過去這一年,成都多了一個叫做“菁蓉匯”的創新創業交流平臺,多了一群被稱作“蓉漂”的創客人群,多了各種各樣與創新創業相關的要素,成了全國范圍內呼聲很高、最有創新創業氛圍的“雙創”城市之一。
2016年新年伊始,一場具有國際范的創業導師聯盟會在“菁蓉鎮”的光谷咖啡舉行,加之同日舉行的菁蓉匯,標志著“創業天府·菁蓉匯”正式進入了第二季。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的光谷咖啡CEO李儒雄當天忙壞了,他從早到晚參加了三場活動。這并不只是李儒雄和光谷咖啡的常態,如此頻繁地成為創業大咖、“蓉漂”聚集之地,也是成都這座城市的常態。
“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核心戰略、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的核心動力”,2015年,成都啟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提出且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新添引擎之一,并為此制定實施了“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成都搭建的“菁蓉匯”平臺,去年帶動開展了各類活動1000余場,吸引創客超過30萬人次。成都還成功舉辦了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并達成全球創新創業“成都共識”。
過去這一年,成都還在天府新區規劃了73平方公里建設成都科學城,布局一批國際領先研發機構和創新研發合作基地,加快聚集各類創新創業要素,打造西部創新第一城。
同時,成都全面啟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與北京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高校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科技園。并強化“市域”服務理念,支持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全年,成都新建研發機構80家,新增科技型企業超過1萬家。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