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2016年,是四川省“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的開局之年。省委經濟工作暨城市工作會議提出了2016年全省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預期目標和重點任務。站在新的起點,全新形勢該怎么看?具體工作該怎么干?從今天起,本報將推出“‘十三五’開局之年 經濟工作怎么看怎么干”系列報道,和你一起觀大勢,明思路,聚信心,鼓士氣,敬請關注。
2016年是“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的開局之年。我省將2016年確定為“項目年”。“開局年”與“項目年”疊加,蘊含著怎樣的深意?該怎么干?
抓項目就是穩增長,全年投資增速不低于兩位數
省委十屆七次全會明確,“十三五”期間,四川要保持高于全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尤其2016年如何開好局起好步?
我省明確,要把項目工作作為經濟工作中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重要抓手,以此擴大有效投資需求。“抓項目就是抓投資。”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認為,四川作為一個西部內陸省份,當前甚至今后一段時間,依然不能忽略投資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過去十年,全省經濟平均增長率超過10%,其中,投資功不可沒。
以2014年為例,在全國經濟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我省經濟增速依然保持在8.5%。達到這樣的目標,投資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投資率超過80%。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8%,對于全省經濟的平穩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2016年我省初步安排投資增速不低于兩位數。”唐利民說。“穩投資就是聚精神。”在市委書記李仲彬看來,當前,內外部形勢復雜嚴峻,抓項目就是把各級黨員干部的精氣神集中到經濟建設上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抓項目就是調結構,尤其要加大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
“投資不僅是即期經濟增長的需要,更是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方式。”唐利民認為,投資重要的是要優化投資結構,調整投資方向,將更多資金投向高新技術產業、投向民生和社會事業,以投資結構的調整來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民生改善。
唐利民說,2016年,我省在投資結構調整上將突出供給側改革,具體來說,就是要向高端成長型產業和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傾斜,全年產業投資額要達7000億元以上。
在擴大投資規模的同時,更要注重質量,著力優化投資結構,重點是抓龍頭項目和拳頭產品。
眉山市委書記李靜有同樣認知:“今年起我們將特別注重招商引資的‘質’,主要鎖定綠色低碳、創新驅動類項目,通過引入新的增量來提升全市經濟發展的質量。”
日前出臺的2016年全省重點項目名單顯示,今年全省63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將達4.26萬億元,2016年計劃投資4583億元,較去年增長9.4%,其中,產業項目348個,占項目總數的比例達55%。具體看產業項目本身, 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兩大類項目總數達199個,占產業項目的總數和投資額的比重分別達57%和44.7%,均高于去年。
重點項目投資是全省投資的風向標,重點項目名單透露出我省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的信號。
抓項目就是要抓改革,政府要管好自己的手
投資增速不低于兩位數,照此計算,2016年,我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額度可能達到2.8萬億元。資金從哪里來?很多人內心有這樣一個問號。
拉直問號的行動已展開。2015年12月31日,我省首只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在成都成立,基金總規模50億元。按照相關規定,這只基金至少可以拉動200億元的社會資本,并由此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
2015年12月25日,我省重點項目“新三板”掛牌、在審企業規范運營專題培訓會在成都召開,原本計劃只有200多家企業參加,卻來了300多家。
創新創業,離不開資金的力量。此前,由于資金匱乏和渠道有限,資金一直是制約我省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前一后兩個動作,為破解資金難題指明方向:要不斷創新拓展融資渠道,更大程度激活民間投資。“政府要管好自己的手。”唐利民說,民間投資是全省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主力軍,但去年初以來,民間投資同比增長速度持續放緩,一改過去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態勢,今后,要穩定投資的增長,必須要花大力氣,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
實現這樣的目標,必須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提升行政效能,強調市場主體作用,強調制度的變革與完善,強調中長期。發揮企業家、創業者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要把更多發揮政府職能轉變為更好發揮政府職能,變干預為服務。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