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蓉歐快鐵從成都青白江駛出,一路向西直奔歐洲大陸腹地——波蘭羅茲,開辟出中國和波蘭兩國間唯一一條貫通亞歐、連接東西的物流大通道。沿著古絲綢之路開辟現代絲綢之路,成都大力實施“蓉歐+”戰略,讓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功能輻射到了國內國際更多地區,構建起成都面向歐洲的國際鐵路物流樞紐。
背后故事
全球顯示器制造商巨頭
成為蓉歐快鐵新“乘客”
今年3月,冠捷科技公司生產的顯示器等電子產品成為蓉歐快鐵的新“乘客”。冠捷科技集團是馳名全球的大型高科技跨國企業,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制造商之一。從今年3月份開始,冠捷科技通過搭乘一周兩班的蓉歐快鐵國內延伸班列——廈蓉歐班列,把顯示器等電子產品發往歐洲。
據了解,由于冠捷公司在廈蓉歐班列終點站波蘭設有代工廠,且通過鐵路運輸相較于海運方式可節省50%-60%的運輸時間,通關環境又極為便利,冠捷公司積極推動產品通過廈蓉歐班列運輸。
去年8月16日,廈蓉歐班列正式開通,從廈門自貿區海滄園區駛出,抵達成都后再沿著蓉歐班列的路線一路向西終抵波蘭羅茲。這是我國首條由自貿區延伸而出的中歐班列,也是成都實施“蓉歐+”戰略,蓉歐快鐵的第一條國內延伸班列。
以前,地處內陸的成都,產品出口國外要么乘坐飛機空運出去,要么先把產品運至沿海城市港口,搭乘輪船通過海運運出去。空運雖然較快,但運輸成本較高;海運雖然成本低,但運輸時間花得多。而蓉歐快鐵的運輸時間和費用成本介于空運和海運之間,所以國內大型制造商紛紛選擇搭乘蓉歐快鐵,把產品運至歐洲市場。正因如此,“成都造”以前是到沿海城市搭“順風船”,現在則是沿海城市到成都來搭“順風車”。
據統計,廈蓉歐班列開行半年時間,就累計開行出口班列18列,主要運載服裝鞋帽、機電類產品,貨物重量663.9噸,貨值764.1萬美元;開行進口班列2列,運載貨物以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特色食品為主,包括餅干、果汁、飲料、啤酒、烈酒,共計856.5噸,貨值56.29萬美元。
蓉歐快鐵自2013年4月開行以來,在所有中歐班列中,憑其運行最為穩定、運行時間最短、通關便利等優勢,成為“成都造”“四川造”乃至“中國造”出口歐洲市場的國際物流大通道。而蓉歐快鐵大力實施“蓉歐+”戰略,國內國際兩端開行延伸班列,目前國內端已延伸至廈門、深圳、昆明等,國際端已延伸至德國紐倫堡,通過開行延伸班列輻射到更多地區,成都也因此而建立起了面向歐洲的國際鐵路物流樞紐。
成都舉措
全面提升開行數量和質量
深入推進“蓉歐+”戰略
昨日,記者從市物流辦獲悉,蓉歐快鐵自開行以來,截至今年3月7日,共開行往返班列189列,其中2015年共開行往返班列103列,市場已覆蓋華東、華南、華北,主要客戶有DHL、UPS等多家國際知名貨代和DELL、TCL、飛利浦等生產商,對長江經濟帶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融合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今年的重點工作,就是全面提升蓉歐快鐵開行數量和質量,深入推進‘蓉歐+’戰略。”市物流辦該負責人稱,今年,蓉歐快鐵將在2015年全年開行103列的基礎上,全年開行往返班列365列,力爭開行400列,年底實現每天一列雙向對開。并且,加大推進與DELL、聯想、TCL、飛利浦、莫仕連接器、中興通訊等重點企業戰略合作,提升班列重載率。
在深入推進“蓉歐+”戰略方面,將進一步深化與成都鐵路局合作,國內段合作開行成都至上海、深圳、廈門、昆明等地的互聯互通班列,歐洲段干線延伸至德國紐倫堡、荷蘭蒂爾堡等節點,以此為基礎開通覆蓋全歐的分撥支線,投資建設運營歐洲海外倉(配送中心)。同時,依托蓉歐快鐵的國際物流大通道,進一步促進產能轉移,以物流促進跨境貿易發展,做強產業集群、延長產業鏈條,進一步強化蓉歐快鐵市場拓展,重點吸引高附加值的適鐵運輸產業自沿海向成都轉移和集聚,以物流通道促進產能轉移,打造中西部外向型產業高地。
另外,依托蓉歐快鐵歐洲端節點,擴大歐洲端輻射范圍至歐洲樞紐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形成覆蓋全歐的攬貨網絡。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