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國務院發文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對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做出全面部署,旨在解決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逆差仍然存在,對外文化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還較低的問題。
近日,本報記者回訪了曾經在政策出臺時受訪過的部分文化企業,聽他們講述兩年里的感受和變化。受惠于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等政策支持,我國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獲得壯大做強的給養,“出海”時抗風暴等級變得更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月10日發布的其數據研究院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中國2013年文化產品出口總值達601億美元,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國279億美元一倍多,成為全球文化產品最大出口國。
文化產品走出國門的同時,也將中國文化推向海外。在對外投資和開展合作,以及無形的文化服務流動中,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正在顯現,也是伴隨著同期文化產業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和文化企業軟實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國的文化產業泛化出更多新意。
“金”字招牌見證實力
近幾年,世界各地無論哪家公司掛牌出售,潛在買家中幾乎都會出現中國企業的身影。“金”字招牌成為中國企業實力的見證。
3月初,AMC娛樂同意以11億美元收購美國卡麥影業(CarmikeCinemas),此次收購創造了擁有8400塊影幕的世界最大連鎖院線——其中絕大多數都由中國萬達集團所控制——而收購美國AMC娛樂公司的項目,就在《2013-2014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公示名單》中。
而且不只是萬達這樣布局涵蓋電影、旅游、體育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巨頭,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與澳大利亞新前沿出版社簽署收購協議;樂視影業以2億美元的戰略基金在洛杉磯成立子公司,開辟好萊塢市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收購澳大利亞視覺出版集團……支持文化企業拓展文化出口平臺和渠道的政策措施,量化成了文化傳媒領域企業在海外布局升溫的熱度。
根據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數據,2015年全年包括正在進行中的海外文化類并購案例共有14起,以體育和影視相關項目居多,其中有3起并購都是對歐洲足球五大聯賽俱樂部的收購。另外,近年來綜藝和動漫的火熱也使國內企業對相關行業產生了興趣。“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中,明確鼓勵各類企業通過新設、收購、合作等方式,在境外開展文化領域投資合作,建設國際營銷網絡,擴大境外優質文化資產規模。版權、影視等行業并購熱潮的涌現,有政策激勵的作用,但企業為主體的商業行為更是我國文化產業實力增強,國際市場受歡迎程度提升的體現。”商務部研究院服務貿易研究所副研究員崔艷新在授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良好的政策環境、有關預判海外市場投資環境和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幫助與企業實力積累形成了合力。“隨著經濟轉型的加快和供給側改革的逐步落地,大文化產業在未來也將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發展紅利,除了萬達這樣的跨國航母逐步形成,更多文化行業企業將迎來發展機會。”崔艷新說。
平臺“導航”產業發展
國務院在《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意見》中表示,要“搭建若干具有較強輻射力的國際文化交易平臺”,讓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進一步擴大,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
事實上,隨著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相繼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建立,平臺也的確能為對外文化貿易步入發展快車道“導航”。
據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副總經理馮嵐介紹,經過幾年的國際交流活動和組展工作,基地已與眾多海內外文化機構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包括全球最大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授權展組委會、洛杉磯藝博會組委會等國際大型文化類展會的組織方以及臺灣創意設計中心、香港貿發局等地方性機構。
崔艷新認為,“基地或平臺的聚集效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各文化企業在海外單打獨斗,還能起到孵化產業鏈的輻射作用。尤其在自貿區框架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肩負著不斷提升服務能級、創新文化與其他產業的交融發展、實踐文化產業價值鏈的拓展等方面的重任。”未來,有關與通關便利化等方面的措施的跟進將讓這些平臺在成果展示、推介和交流合作方面更加活躍繁榮。
今年是上海自貿區成立三周年,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將探索在自貿區框架下更立體、更具實踐、更具規模的國際品牌授權、版權貿易、文化貿易。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