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期間,四川與國內外投資者簽訂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的正式合同項目668個,投資總額5001.46億元。項目數量和金額比前兩屆少了,但單個項目塊頭更大了、項目流向區域更均衡了、產業更集中了。
省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順應了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規律。
平均投資規模達7.49億元第三產業、高新技術項目多
本屆活動所簽訂項目,平均投資規模達到了7.49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占比超2成。過去,投資5億元就算大項目了。
總部經濟項目表現搶眼。省投促局表示,外來投資者加快在川建區域總部或研發中心,在川發展更有信心。
第三產業占比較去年高了5個百分點左右。樂山、遂寧等市州正積極推進城區“退二進三”,以便為城區和產業轉型騰挪新空間。
“我們將投資52億元,在成都郫縣建大數據產業園。”北京中國數碼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廣利表示,項目將為金融、航空、通信、醫療等專業領域提供大數據整體解決方案。
簽約項目中,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占比將近2成。
得四川得西部,得四川得中亞重大項目從省會向市州擴散
“得四川得西部,得四川得中亞!”中國中車集團總經理劉化龍說,集團將加快在川建面向中亞和東南亞市場的軌道交通裝備出口基地。
借力成渝城市群建設,川東北經濟區的吸引力加快提升。廣安、達州、南充等市州均有數十億元以上的單個項目入囊,涉及旅游綜合開發、數碼產品、專用車生產等。
省投促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隨著區域經濟發展,重大項目已從省會城市向下擴散。成都經濟區所簽項目,主要集中于文化創意、大數據、高端制造等領域,向產業高端化演變。
此次活動,市州是招商主角,招商主動權下放到區縣一級。樂山市投促局和外事僑務局局長李知明表示,按一區一主業原則,夾江縣引來基礎設施PPP項目,峨眉山市收獲健康養老項目,樂山高新區拿下新能源項目……充分找準功能分區和定位,正加快推動產業項目向園區聚集。“市場空間更大了。”中國建設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朝民透露,中建材在全川16個市州投資了近千億元的項目。四川目前是中建材公司在全國投資布點最多的省份。
“鏈”式轉移態勢明顯產業配套是未來投資重點
南充,圍繞吉利新能源項目配套招商;內江,舉行13場小型專題對接會,集中精力推動臺資電子信息配套項目的引進……
與市州的使力方向一致,配套企業“鏈”式轉移態勢明顯。內江投促局副局長謝川舉例,四川的優勢產業版圖已基本形成,龍頭企業也完成了布點,現在關鍵是解決配套的問題,“具體到一個產品、一個項目,切口越小,效率越高。”
下一步,除提高零部件等硬件配套率,做強物流、汽車金融、互聯網等軟性配套,是一汽集團公司在川發展重點。
省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臺灣發展“2.5產業”的思路值得借鑒。“2.5產業”,即介于二產和三產之間,既包括研發、現代物流等服務企業核心技術產品生產的部分,也包括服務、貿易、結算等。這些環節,起到“接二連三”的作用。
謝川也表示,將圍繞電子信息產業,引進電商、現代物流、結算等,通過提升軟服務,吸引更多臺資企業入駐。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