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經歷一季度外貿的低潮,在《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眾多專家看來,國務院有關促外貿的文件來得非常及時,政策既精準又著眼于長遠。
《國務院關于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5月9日公布,從金融、貿易、財稅、新業態、轉型升級等多方面入手,促進外貿持續回暖。多位接近決策人士強調,立足高遠、涉及多部門協調的《意見》,要看未來進一步落實細則才能評估實際效果。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看到了“調整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和“減免規范部分涉企收費”這兩個關乎所有外貿企業現金流的核心政策。
其他人則發現,在細節之處,《意見》關切外貿長遠轉型升級的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品牌培育、國際營銷服務體系建設等內容。
一季度外貿水平的逐步回升,背后重要的政策因素是不斷回調的人民幣匯率。本次政策再次強調了出口退稅。
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匯率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而出口退稅則影響的是現金流。
周世儉認為,影響外貿的兩個最核心因素——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回調、對出口退稅的足額及時保證,都已經或者即將在未來三個月顯出威力。在年中之后將會進一步回調,到第四季度會有較明顯的效果。《意見》提出,要優化出口退稅率結構,對照相機、攝影機、內燃發動機等部分機電產品按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則退稅,確保及時足額退稅,嚴厲打擊騙取退稅。完善出口退稅分類管理辦法,逐步提高出口退稅一類企業比例,發揮好一類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對高附加值產品的退稅傾斜,表明國家在有意引導產業的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提升了。”周世儉說。
此外,《意見》還將落實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和《港口收費計費辦法》,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著重打破壟斷,加強和創新收費監管,建立打擊違規收費機制。
海關總署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7.1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4%。4月出口增長顯著,同比增長4.1%。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認為,這表明出口趨勢已經向好,但依然有很多不穩定因素。而從這次文件本身題為“回穩向好”就能看出,高層對目前外貿形勢的判斷,不確定性依然很強。
除了短期的刺激性政策,在業內人士看來,文件還表達了一種立足長遠的方向性。
金融支持被置于首要位置,包括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和大力支持外貿企業融資,解決企業的資金流問題。
首先,進一步降低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費率。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抓緊評估和支持一批中長期險項目。其次,通過差別準備金、利率、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對有訂單、有效益的外貿企業貸款。加強銀貿合作,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和出口退稅賬戶質押融資規模。
“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出口信保的增長規模一直很大,這次強調表明高層對國際外貿環境的不確定性。”周世儉說。
《意見》還提到加大對外貿新業態的支持力度、加快國際營銷服務體系建設,以及加快培育外貿自主品牌。
多位新業態跨境貿易服務平臺企業人士說,他們最為關注的是,開展并擴大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和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試點。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和海外運營中心。總結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經驗,擴大試點范圍,對試點地區符合監管條件的出口企業,如不能提供進項稅發票,按規定實行增值稅免征不退政策,并在發展中逐步規范和完善。加快建立與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模式,抓緊完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退(免)稅分類管理辦法。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