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走勢和宏觀政策取向海內外十分矚目。權威人士近日明確表示,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勢,“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這釋放出哪些經濟信號?
“L”型、“U”型、“V”型、“W”型……經濟走勢如何,有多種用大寫英文字母的描述。
據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介紹,“U”型是指經濟增速明顯下降、在底部運行相當一段時間后,出現強勁反彈;“V”型是經濟增速明顯下降,觸底快速有力反彈;“W”型實際上是出現了反復的“V”型;而“L”型是經濟增速明顯下降后,在一定增速上基本保持平穩運行。
“‘L’型的判斷告訴我們,未來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總體平穩,既不會出現強勁的反彈,也不會出現明顯的失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分析,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是結構性問題而不是周期性問題,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內外環境變了,速度調整是必然的、正常的,這不是一兩年的事。一方面中國經濟當前面臨很多困難和深層次矛盾,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潛力大、韌性足。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7%,開局平穩。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為6.5%至7%,“十三五”經濟增長目標是年均增速6.5%以上。回首過去,中國經濟增速在2010年最后一次達到兩位數、2011年回落到9%平臺后,從2012年開始在7%平臺上平穩運行、緩緩下行,2015年三季度開始回落到7%以內。
“L”型走勢并不意味著未來經濟增速運行在一條直線上。專家們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從大趨勢上看,進入在合理區間平穩增長階段,但短期內出現一些小波動是難以避免的,要保持淡定。
經濟運行平穩,宏觀經濟政策自然不會出現大幅搖擺和反復。“不能因為一時的數據稍有好轉而掉以輕心,不必因為一時的數據稍有回落而驚慌。宏觀政策要穩住,既向市場發出可以預期的明確信號,又為經濟穩中求進提供必要的政策環境支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對于今年的宏觀經濟政策,中央已作明確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開會議強調,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要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定不移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中國經濟長期以來積累的風險正在冒頭,這時宏觀經濟政策操作要尤其謹慎。蔡志洲說,目前不少企業和部分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已經較重,宏觀政策要以穩為主,注意防范系統性風險,同時更加注重以改革的辦法化解深層次矛盾。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要與舊的思維模式和方式告別,要增強定力著眼長遠。
“L”型走勢的預判,實際上也在警示我們,中國經濟的出路是,必須堅定不移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隨著近期鋼材價格的回升,部分落后鋼鐵產能“躍躍欲試”,鋼鐵行業去產能面臨考驗。“雖然當前鋼價上漲,但原材料燃料價格漲幅更大,形勢依然艱難。‘L’型走勢的判斷提醒鋼鐵行業,要堅定不移地去產能、降成本,才能適應新常態,提高效益。”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甘貴平說。
張立群說,經濟“L”型走勢,實際上是形成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定的倒逼壓力。“L”型走勢,一方面保持穩定的必要的經濟增速,使企業有起碼的財力投入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又給企業形成一定的壓力,倒逼企業苦練“內功”。“未來幾年困難會比較多,要做好艱苦努力的準備。”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說,不能因為當前有些指標好轉就認為“三去一降一補”可以松口氣了,否則前功盡棄。當前要在穩定宏觀政策、穩住經濟增速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咬緊牙關力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質量效益的飛躍打造新的“發動機”。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