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市場紅周刊》報道,2015年10月以來,已有26家公司成功“借殼”。2016年年初到4月底,殼資源公司股價上升了20%以上,很多大股東像捧著鳳凰蛋似的捧著自己殼,四處詢價,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押寶成功殼資源,獲得溢價不少。光大證券統計,被借殼公司復牌后在十幾個交易日內相對市場的累計超額收益平均高達70%以上,尤其是績優資產借殼帶來股價連續上漲。如受申通快遞借殼影響,艾迪西去年12月復牌后曾連續13個交易日漲停,中概股巨人網絡借殼的世紀游輪連續20個交易日漲停,創造階段最高漲幅達572.80%的神話。
指責烏雞變鳳凰沒有用,殼資源價格持續上漲,與兩個原因相關,一是從市場的角度看,上市不易退市極難,上市公司的身份就是鳳凰皮毛,披上就值錢。二是從穩定市場的角度看,維持殼資源溢價,相當于維持上市公司的資產價格,依附在上市公司股權上的抵押等融資鏈條才能保持正常運作。
現在殼資源熱,注冊制延遲、戰略新興板擱淺,加上僧多粥少,排隊上市的公司將近700家,要五年左右才能徹底消化現有的資源。而私有化準備回歸A股的公司又血脈賁張,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偉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對在美國、英國和新加坡上市的365 只中概股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有165 家上市公司滿足戰略新興板的上市標準,占比45.2%。其中66 家公司滿足全部四項標準,占比18.1%。
責怪烏雞變鳳凰之前,必須問一下,為什么注冊制延遲、戰略新興板暫時擱淺、退市還是極小概率事件,有關部門難道不知道這明顯會推高殼資源溢價,會扭曲市場?
我不相信他們不知道常識。除開以往從尋租的角度分析,還有個理由,簡而言之就是三個字,沒辦法。
一旦實行市場化注冊制,并且大規模退市,只要有這個預期,殼資源的價格就會大幅下降。
2015年6月中,注冊制傳聞兇猛的時候,發行新股近百只,當時的殼資源價格相比2013年降至五折都難以成交。借殼雙方一旦觀點不統一,很容易造成借殼方退出,最終導致失利。可以注冊上市了,誰還在乎那個殼?
隨后問題就出來了,市場化注冊上市不止對殼公司有影響,殼資源價格下滑,還會同時造成市場緊縮、股權價格下降,對市場產生了整體影響。事情總是一連串的發生,絕沒有簡單的單因單果。
由于股權價格下跌,進行股權質押尤其是使用杠桿手段的公司拉響了警報,去年年中股價大幅下挫之后,根據Wind資訊的統計,截至當年8月26日,大股東面臨警戒線的上市公司達96家,證通電子、新開普、歐普智網、金信諾、新亞制程等多只個股理論上已經觸及平倉線。到今年1月14日,大股東質押比例高于90%且股價距離預警線在15%以內的公司共35家,另有211只個股的股權質押跌破理論平倉線。
想像一下,幾十家公司的大股東被強行平倉,恐慌蔓延,必然會有更多的公司陷入深淵。《證券日報》去年9月9日報道,從2015年1月1日至9月8日,A股合計出現3917起股權質押,涉及1107家上市公司,逾千億股遭質押,總質押金額合計高達1.9萬億元。其中18家上市公司的總質押金額超100億元,16家上市公司的未到期質押金額超100億元。質押金額最高的為華新國際,其總質押金額為283.19億元,未到期質押金額為258.94億元。
質押次數最多的新湖中寶從去年1月到8月的8個月期間合計質押38次股權,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從7月17日以后周K線、日K線企穩,才緩過一口氣來。
維持殼資源價格是為了維護股市整體價格,殼資源價格下跌是冰山中的一條大裂縫,讓人預見到冰山分崩離析的未來。借殼成功烏雞變鳳凰,如果嚴抓借殼,讓部分鳳凰回到烏雞的面目,很多人就會懷疑其他鳳凰也有可能是烏雞,從最近爆出假帳的公司家數來看,這不是危言聳聽。這也是目前對融券非常慎重的原因,允許做空最害怕的是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造假消息惡意做空。現在抓內幕交易要抓典型,守住底線就行,否則影響市場整體穩定。
打回原形當然是驗明烏雞與鳳凰正身的好辦法,問題是弱不禁風的身子骨禁不起,有多少家公司是真能夠回購維持股價不跌的?而且市場情緒都是極端的,樂就樂過頭,慘就慘過界。現在市場花團錦簇,宏觀上滬指守住了3000點左右的底線,時不時的來一番輪動炒作,業內掮客表示業務十分繁忙,股市在成為財富摧毀器的同時成為億萬富翁制造器,目前的狀態恐怕是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常態。
只要能上市,基本就是鳳凰。上不了市,沒過三年就破產的,那就是基因嫁接不成功的悲劇。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