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第四屆南博會剛剛開幕一天,從“唱戲”的企業,到“搭臺”的政府,都能感受到“國際產能合作”已成為本次大會的關鍵詞。
“去產能”要積極尋求國際合作
“為什么想去東南亞?因為不得不去。”四川萬馬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碩介紹,該企業主要生產小型農機。以其小型碾米粉碎組合機為例,2000年到2005年是最高峰,年銷量超過10萬臺,現在隨著市場逐漸飽和以及農業生產規;,該產品的銷量穩定在2萬臺。但該公司的產能在縮減后,年產依然有5萬臺之多。
過剩的產能往哪里去?陳碩盯上了東南亞!皷|南亞人口多,又是以家庭為主的小農生產,再加上他們農機生產能力非常薄弱,三點都符合我們的產品定位。”去年陳碩“試水”一把,就向緬甸、越南、孟加拉等國出口了200萬元的產品,一下子就為年銷售增長貢獻了6個百分點。
四川和南亞的經濟互補性強,使一些像萬馬的川企為了化解自身產能,逐漸開始了“南向突圍”的征程。
米易華森糖業則不同。該企業是省內最大的紅糖供應商,其銷售負責人寧曉霞認為,產能合作還能幫助消化上游過剩產能。我省攀西地區的甘蔗種植有規模大、品種佳、日照條件好的特點,直接向南亞地區輸出甘蔗不僅附加值低,市場也有限,如果能夠輸出制糖生產線和技術,原材料輸出也成為可能,從而化解原材料的產能過剩。
云南國際博覽事務局局長劉琪琳認為,國際產能合作是雙向需求的結果。本屆南博會前,劉琪琳赴南亞多國考察招商,幾乎每到一地,當地政府、商會和企業都會提出國際產能合作的需求。“所以我們在本屆展會上新設了國際產能合作館,并新增了國際產能合作論壇。”劉琪琳表示。
國際合作“三部曲”
既然是雙向需求,川企的路子怎么走?“一定要在建立了良好貨物貿易的基礎上,再提升到加強產能合作的層面!蹦喜⿻䦂涛瘯敝魅未拶|濤認為。
南博會前,陳碩剛剛從孟加拉考察歸來!罢勍琢艘粋訂單,600臺左右。這次談判引起對方農業部門的強烈興趣,覺得我們的產品是他們的大缺口。”陳碩表示,隨著加大向南亞出口,將在貿易過程中不斷考察政策壁壘少、適合轉移產能的目的國。
在這條路上,另一些企業想得更遠!斑@個東西,南亞國家幾乎都做不了!6月12日,南博會上,四川大禹機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外貿負責人魏燕手舉一個黑色圓環。她表示,這個碳化硅環是密封件的核心部件,加工水平非常高,南亞國家幾乎都做不了。
魏燕表示,密封件單個重量大,不利于運輸,直接做外貿物流成本太高。所以產能轉移成為他們的選擇。
選擇背后,也要分情況討論。比如越南,不具備密封件的生產和組裝能力,就可以整體輸出生產線,而該國基建項目大多為中國企業承攬,方便溝通和就地采購;而考察印度后,魏燕發現該國具備組裝能力,但是無法生產核心關鍵部件,這樣更適合出口關鍵配件,然后提供技術咨詢和支持或者以技術入股的方式進入。
“產能轉移的過程和速度可能很快,如果真正想在國際市場有所作為,還是要在產能轉移的過程中嫁接技術合作。”魏燕給希望南向發展的川企們提了個醒。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