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10時,位于阿壩州理縣的萬畝大白菜生產基地里,工人正在把地頭剛剛收割的大白菜裝車。“這么好的純天然白菜,地頭價才一毛六一斤!崩砜h農業局負責人介紹。
理縣引進種植大白菜已有20多年歷史,全縣13個鄉鎮8000多戶村民都在進行大白菜種植,現已達到2000多公頃的規模。“這兒屬于高半山區低溫環境,大白菜幾乎沒有病蟲害,也不施農藥,都是純正的綠色食品,但因缺少標準包裝和好的銷售渠道賣不起價。”
任你“底色好”,奈何平臺差。而今理縣大白菜的尷尬,將有望得到改觀。
6月5日至6月7日,在茂縣舉行的第二屆成都—阿壩農商對接會上,來自成都的20多家大型批發市場、超市以及電子商務企業前來尋求合作。成都地區四川農產品交易中心和“紅旗連鎖”超市等2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流通企業、連鎖超市、農產品直銷和電子商務企業代表以及阿壩州45家大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生產企業代表150余人參會。
成都市尚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益民現場與理縣大白菜基地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并留下電話。他表示理縣大白菜標準化生產加工后,將有望推向高端市場。“在我們的網絡銷售平臺,針對的都是高端客戶群體,蔬菜價格基本上都在10元一斤以上。”
除召開座談會對接外,現場還簽下大單:成都益民生鮮菜市場經營管理連鎖有限公司和理縣利農蔬菜營銷專業合作社等38家企業,簽訂了農產品長期供銷合作協議。同時,在農畜產品及加工產品等方面,還達成意向協議24項,協議金額1.6億元。與會農業企業還走入田間地頭,現場了解阿壩州大白菜生產、牦牛肉加工、甜櫻桃等產業發展情況。
實際上,成都與阿壩的對接兩年前就已開始:2014年,成都市商務委與阿壩州商務局簽訂“農商對接”合作協議,兩地圍繞農產品進市場、進超市,農產品直通機制建設、網上交易平臺搭建等進行深度對接。2015年,成都又與阿壩舉辦首屆農商對接活動,并將此平臺固化下來,成為阿壩和成都兩地農業企業交流合作的舞臺。
這一合作,不單純地是作為首位城市的成都,對于民族地區的扶持,更有相互之間的機遇把握:都是西部中心城市消費力巨大,阿壩作為農產品富集地,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秋淡蔬菜、特色水果、釀酒葡萄、高原馬鈴薯、道地中藥材等六大特色產業。二者之間,有太多的互補合作空間。
成都市農產品批發中心市場部門主管李慶峰介紹,該市場特別開設的阿壩輸出專銷區設立固定檔位58間,臨時車板交易檔位64個,以大白菜和萵筍為主的蔬菜日交易量已超過1000噸。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