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顯示,1-5月民企在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方面,分別投資了710億元、1212億元、6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6%、-2%、-12.3%。
“要切實推進‘降成本’,提升民企投資回報。”在6月14日的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針對民間投資增速下滑的相關措施問題,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回答擲地有聲。
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2016年1-5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1638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3.9%,增速比1-4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個百分點。
為了激發民間投資的潛力和創新的活力,當日發改委網站上發布工作動態,表示近日印發通知,部署做好近期涉企收費檢查重點工作。通知提出,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增強做好收費檢查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著力推動“降成本”。
除“降成本”外,李樸民表示,下一步將采取多個措施來解決民間投資的問題。具體包括進一步推動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扎實開展“去產能”,推動民企轉型發展;發揮PPP模式的撬動作用、投資信息服務平臺的引導作用等等。
“要充分利用促進民間投資專項督查的契機,全面梳理既有政策落實情況,評估政策實施成效,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和完善,把各項要求落到實處。”他在當日的發布會上說。
支持政策沒有完全落實
在5月20日至30日,發改委派出了6路督查組,與國務院派出9路督查組一起,對各地民間投資政策執行情況進行了督查。
該6路督查組前往12個省份開展專項督查,有224個政府部門、583家企業參加了座談。同時該督查組還到27個地市、40個區縣進行了實地督查,走訪調研的企業160多家。
督查組發現民企投資放慢,主要有4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在政策制定落實方面。多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民間投資的政策,但有些要求沒有完全落實或者說沒有完全落地;其次是在政府管理服務方面。目前辦企業、搞投資面臨的制度成本依然比較高;再次是市場環境建設方面。不少企業普遍感到,土地貴、房租貴、稅費高、人力成本高,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普遍感到融資難、融資貴,資金緊張;最后是企業自身發展方面。在部分產業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一些中小企業一時很難找到新的投資領域。
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上述結論,與國務院9路督查組的判斷差不多。實際對每個企業而言,情況比較復雜。
比如,一位原先在南方投資化工行業的人士表示,自己的企業原先是工業領域,稅負較高,不管是企業的稅收,還是員工的社保繳費等,都難以承受。目前企業轉到中部進行農業投資,農業領域的成本很低,農業的很多方面國家還有補貼。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研究員、河海大學教授劉奇洪曾和很多民營企業家進行過交流。他發現,民企投資有產能過剩的原因,也有政策不到位的情況。
比如固定資產投資主要有3大項,即房地產、工業和基礎設施,其中房地產除了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外,都屬于過剩狀態,而一線城市民企是很難和國企競爭的。至于工業領域,95%以上的行業都是過剩。部分新興產業領域很多民企缺乏核心技術,很難有所作為。
至于基礎設施領域,民企雖然說可以進入,但是需要細化方案。“說到底,民企不愿意投資還是不掙錢,比如現在除了煤炭鋼鐵過剩外,過去民企趨之若鶩的石油領域也過剩,很難掙錢。”他說。
提高民企投資回報
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針對民企投資意愿不足的情況,李樸民指出,下一步將采取幾方面措施。
首先是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要加大“放”的力度,強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其次,進一步推動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最后,有針對性地解決束縛民企投資的突出問題,包括推進“降成本”,開展“去產能”,推,全力推動“雙創”,發揮PPP模式的撬動作用等。
其中,針對“降成本”,6月14日,發改委表示要部署做好近期涉企收費檢查重點工作。首先要落實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嚴厲查處不執行優惠減免政策、擴大范圍重復收費、沒有法律依據擅自設立行政審批前置服務事項并收費等違規收費行為。其次是嚴肅查處利用電子政務平臺違規收費,重點關注港口航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等企業反映突出的行業和領域。
除了“降成本”之外,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劇錦文指出,要提高民企投資回報率,涉及到放開民企進入一些領域的改革。
比如民企融資成本高,是因為目前中國金融市場以國有銀行為主,服務對象主要為國企。未來需要有更多民企進入銀行領域,為民企服務。這也需要金融領域加快改革。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目前各地紛紛推出了大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包括鐵路、公路、機場,以及醫院、養老院、污水處理廠等各種社會短板項目。
這些領域,比如像養老、醫療等,隨著國家老齡化程度加深,未來市場前景不錯,民企的投資積極性應該很高。但是實際情況并不完全如此。
數據顯示,1-5月民企在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方面,分別投資了710億元、1212億元、6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6%、-2%、-12.3%。
對此,劉奇洪指出:“市場需求是大量存在的,就看土地財政的模式能不能改變,否則民企高成本的話,還是不會積極進行投資的。”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