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有望帶來一片經濟新藍海。今年以來,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利用PPP模式布局醫養結合產業。
養老產業需求快速釋放
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數2.12億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5.5%。預計到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總數將近3億,2034年則將突破4億。按照目前我國老齡化發展趨勢測算,人口老齡化比例從20%提高到30%只需20年左右。
為此,“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我國養老產業需求將快速釋放。據首部老齡產業發展藍皮書《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預測,2014年至2050年間,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左右,占GDP的比重將從8%左右增長到33%。
今年以來,各地對醫養結合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促進政策頻繁出臺。如河北,將健康養老服務業提升為全省主導產業,布局環京津健康養老產業圈。河北提出,構建醫療與養老有機融合的業務協作機制,制定醫療服務信息交換標準,建立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與北京、天津專家醫院建立合作機制。
黑龍江提出,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為載體的信息技術在健康養老服務中的應用。加強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智能化建設,為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的老年人提供移動醫療服務。
PPP投融資模式探路
在醫養結合產業的推進過程中,如何吸納社會資本成了一個重要議題,這其中PPP模式被寄予厚望。
“醫養結合采用PPP模式,將會對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領域形成強刺激,并產生系列的服務產品。我國當前養老產業供給不足,需求量大,無疑會催生巨大商機。加強醫養結合,實現醫療衛生資源和養老資源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整體提升中國經濟的服務水平。”國信招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PP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再軍說。
據媒體報道,目前多個醫養結合PPP示范項目已試水成功。今年初,財政部首批示范項目江蘇“如東縣中醫院醫養融合”PPP項目正式落地。而在財政部已經推出的兩批示范項目中,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擴圍明顯,即將推出的第三批PPP示范項目,重點領域也包括醫養結合。
但相對其他領域,以PPP模式實施的“醫養結合”項目還是非常少。
“在PPP行業里,醫養產業的落地率很低,連1%也沒有,其原因有多方面。”童再軍對記者說,雖然支撐性政策文件出臺很多,但是項目本身收益過低,政府方若不愿意出資購買服務,就會影響到項目落地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趙福軍認為,推進養老領域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需要創新PPP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綜合的PPP項目,將養老與休閑、地產等領域發展相結合起來,增加社會資本進入的動力。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