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歸根結底就是要成為國家城市體系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塔尖城市”和“經濟極核”。要實現這一目標,擴大對外開放必不可少,中法、中德、中韓三大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正是新形勢下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平臺作用的有效舉措。
在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戰略重大機遇中,成都從項目入手、真抓實干,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目前,相繼落戶的多個國際合作園區,正成為成都縱深推進對外開放的優質承載體。
成都中法生態園 將生態發展與智慧城鎮建設相結合
亮點直擊
東風神龍成都項目將于年內竣工投產。該項目總投資123億元,將建成標致雪鐵龍“全球新一代精益化綠色標桿工廠”,并將成為“中國制造2025”與法國“未來工業計劃”對接融合的良好范本。
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統,有效杜絕收集過程中的二次污染;運用軟件計算出一塊土地上的房屋該如何擺放才能更節能、光線更好……將生態發展理念與智慧城鎮建設思路相結合,成都中法生態園致力于建設“綠色低碳的生態之城、開放協作的國際之城、兼容并蓄的文化之城”。
這樣的發展定位之下,一批重量級項目相繼簽約、投建:5月2日,成都經開區與蘇伊士環境、德潤環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為中法生態園在海綿城市、生態城、智慧城和配套市政設施方面開發綜合性的、創新可持續的工程設計和規劃方案;6月6日,投資27億元的園區清潔能源示范項目——由四川能投集團與法國蘇伊士環能集團合資建設的分布式清潔能源項目簽約落戶,項目建成后將為中法生態園在生態建設、節能環保、生態恢復及重建方面提供合作范本。
“我們還積極深化與法國開發署的戰略合作,中法雙方分別出資200萬人民幣和15萬歐元建立專項基金,共同開展園區生態評估與修復、能源規劃編制等工作。”園區推進辦主任周靈告訴記者,中法生態園還將大力推動中歐國際合作孵化中心建設。目前,德國韋伯管理顧問咨詢公司、法國楓華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公司等機構已經入駐,蘇伊士環能運維公司、荷蘭e-Traction電動汽車零配件公司等即將入駐。
而備受關注的東風神龍成都項目,也將于年內竣工投產。該項目總投資123億元,將建成標致雪鐵龍“全球新一代精益化綠色標桿工廠”,并將成為“中國制造2025”與法國“未來工業計劃”對接融合的良好范本。
下一步,園區將依托“蓉歐+”戰略,牢牢把握國際合作園區建設發展契機,以智慧園區、低碳發展為導向,切實提升創新、開放、產業三個主要驅動力,優化工作機制、促進項目聚集,推動園區綠色發展。
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園 承擔著成都工業與國際接軌的使命
亮點直擊
僅僅3年時間,以德國博世集團為核心,園區已聚集了以德資為主的精密機械企業及核心配套企業50余家,產值逾2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聚集以德資為主的外資企業100家以上,實現產值100億元
德國工業的一絲不茍,成都開放創新的城市精神,二者的碰撞會迸發出怎樣的能量?位于蒲江縣的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園給出了答案:僅僅3年時間,以德國博世集團為核心,園區已聚集了以德資為主的精密機械企業及核心配套企業50余家,產值逾2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聚集以德資為主的外資企業100家以上,實現產值100億元。
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園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布局的全國5個中德中小企業合作示范區之一,總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其核心是德國博世集團。從2012年開始,德國博世集團下屬的博世包裝機械、博世電動工具和博世(亞太)研發中心三大事業部,每年一個相繼落子蒲江。
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園不僅承擔著引領蒲江本地企業轉型升級的重任,還承擔著成都工業與國際接軌的使命。按照規劃,將瞄準“中國制造2025”以及“德國工業4.0”,充分利用德國的制造技術、專業人才、管理經驗等優勢,重點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精密機械、生物醫藥產業及其上下游優質配套企業。目前,德國色瑞斯等多個德資企業項目紛至沓來,全球最大的床墊生產商絲漣也在園區落戶投產。
而在合作園的帶動下,成都和德國還將共建中小企業創新孵化服務平臺。目前,蒲江縣已啟動以園區為載體的“五金小鎮”建設工作,加強與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全國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的對口聯系;引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院設立研發、實訓基地。下一步,園區還將加大科研機構和孵化器建設力度,營造“產”“研”緊密聯系、共同發展的局面;并探索建立園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建立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市場化風險補償機制,綜合運用創投資金、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等形式支持園區企業科技創新。
中韓創新創業園 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創新創業平臺
亮點直擊
今年4月19日,成都高新區管委會、成都高新區財政局分別與韓國最大風險投資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和基金合作協議,共同設立5億元規模的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推動中韓創新創業園建設
“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越來越多的韓國朋友準備前來當‘蓉漂’,本月就有6家韓國企業將入駐中韓創新創業園。”在中韓創新創業園,華韓孵化器創始人杜秋忙得不可開交。
上個月,韓國仁川創造經濟革新中心的代表、首爾創業團隊來到中韓創新創業園,杜秋的團隊為韓方企業組織了一場路演,讓韓國客人大為贊嘆。這個月21日,杜秋還將前往韓國仁川創造經濟革新中心,為1000多名企業家講解高新區創新創業方面的政策。
去年10月底,中韓兩國達成了在成都建設中韓創新創業園的合作意向,園區確定落戶成都高新區。今年4月19日,成都高新區管委會、成都高新區財政局分別與韓國最大風險投資機構——韓國投資伙伴株式會社,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和基金合作協議,共同設立5億元規模的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推動中韓創新創業園建設。如今,目標定位于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創新創業平臺的中韓創新創業園項目有序推進,多個韓國創新創業項目處于實質性洽談之中,其中包括韓國一流風投機構、全要素孵化器、科技創新企業等,園區發展進入快車道。
在菁蓉國際廣場,承載中韓創新創業合作的空間共有6萬平方米,目前中韓“互聯網+”新技術孵化器、蓉韓創業孵化器、韓國瑞齊昊孵化器等一批合作項目已落戶。今年,省級財政擬新增設中韓創新創業園建設專項基金,加大對園區的資金支持。與此同時,成都高新區也制定了專項政策,鼓勵韓國高端人才、創業企業、機構到蓉發展。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