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第三屆中國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投資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在雅安舉行。作為雅安工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區,雅安蘆天寶飛地產業園區(雅安經開區)經過三年重建飛速發展后的新貌,引發了參會嘉賓及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搶抓災后恢復重建機遇
園區面積從3平方公里
擴大到10平方公里
“生態雅安,投資熱土”這一關鍵詞在飛地園區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年重建,飛地園區建設區面積從2013年的3平方公里擴大到目前的10平方公里,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01.2億元,2015年園區本級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9660萬元,比“4?20”地震前增長16.9倍;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55569萬元,比地震前增長7.4倍。
雅安市政府副秘書長、飛地園區管委會主任張橋告訴記者,根據國家災后重建總規和四川省重建專規要求,雅安市委、市政府依托雅安經濟開發區設立了蘆天寶飛地產業園區,異地支持災區經濟發展和群眾致富奔康。“搶抓災后恢復重建機遇,重建‘打硬仗’、發展‘補欠賬’正是飛地園區近3年來發展的真實寫照。”
三年來,飛地園區共完成土地報批28575畝,全面完成園區范圍災后重建報地工作,保障了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產業項目建設用地需要。在做好資金保障方面,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和市級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多渠道為中恒天、建安、川西、新筑、王老吉等園區重點企業籌集產業重建及扶持資金共21.58億元。園區三年間積極與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實現融資9.08億元,努力實現園區建設發展資金閉合;同時加強園區資產經營管理,盤活園區存量資產,公開招租閑置土地;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實現土地出讓收入6.28億元。
9月6日下午,飛地園區一安置小區旁,園區黨工委委員、規建局局長周顯祥與副局長范勇正在與電力公司一道現場查看小區生活用電配套安裝情況。指著旁邊寬敞的園區大道,周顯祥說:“通過不到兩年的建設,園區主干道永興大道、發展大道、園區大道、職教路、學道街等28個基礎設施項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了覆蓋整個園區的主干路網、電網、氣網、通訊網、給排水管網,極大提升了園區產業發展的承載能力。”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十三五”末力爭實現
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
強規劃、促引領,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飛地園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美麗雅安?生態強市”的戰略定位,園區突出工業強市、生態發展理念,先后完成了四川雅安經濟開發區發展與戰略規劃、四川雅安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雅安市物流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雅安市汽車產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4個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園區圍繞沿名山?永興?草壩發展軸,建設名山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區、永興新興產業發展區、草壩機械制造產業發展區和現代物流片區,推進雨城區、經開區、名山區三區融合發展。
“從用地紅線圖劃定到項目的選址論證,從規劃設計條件的核發到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審,再到草擬初設審查文件批復……災后重建三年要完成的規劃管理工作相當于地震前十年的工作量。”飛地園區規建局工作人員崔振興坦言,“這三年,飛地園區的人都是在拼命啊!”
筑好金巢引鳳來。三年來,園區強化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建設工作,雅安王老吉項目2013年12月開工建設,2015年4月正式量產,年產2000萬標箱;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與和推動下,引進了雅安最大的產業項目,總投資30億元,年產10萬輛大型SUV的中恒天汽車項目,2014年11月開工建設,于2016年1月獲得國家工信部汽車整車生產資質目錄公告,目前已實現汽車整車的小批量試生產;建安公司300萬臺套車橋技改擴能項目,2014年12月開工建設,于2016年2月實現建成投產;新筑通工新能源公交和物流配送汽車項目開工不到一年,已實現下線,并小批量投放市場。格納斯、百圖、遠創等二期擴能項目已完成技改擴能正式投產。
據悉,飛地園區計劃“十三五”期間再籌措50億元以上資金用于推進雅安物流園區、園區生產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到2017年底,園區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0平方公里以上,聚集人口6-8萬人,力爭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到2020年即“十三五”末,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000億元以上,努力建設成為該市“十三五”發展重要的增長點,成為促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的主戰場,為促進災區發展再建和群眾致富奔康、實現“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