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轉股的探索一直在路上。據財新網報道,中鋼集團將成為此輪市場化債轉股的首家國企,其方案近期已經獲批。目前中鋼重組方案尚未正式公開,該報道稱,中鋼債轉股的“股”可能是可轉債,即債權金融機構認購企業發行的可轉債,未來可將其轉換為債券發行公司的股票。這意味著,新一輪債轉股正式啟動。
在企業債務率較高、全社會去杠桿的背景下,債轉股的推進受到極大關注。在年初的兩會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企業債務率高是老問題了,因為中國是以間接融資為主,但是我們的居民儲蓄率也比較高。即便如此,不管市場發生怎樣的波動,我們還是要堅定不移地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而且也可以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的方式來逐步降低企業的杠桿率。
在此后從中央到相關部門的多個文件中,多次提及債轉股。比如今年7月份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開展金融機構以適當方式依法持有企業股權的試點,設立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加;此后,銀監會8月份發布的《關于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金融債權債務處置的若干意見》中表示,支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開展債轉股工作。
過去一段時間,不斷有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傳出債務違約問題,也有部分企業進入債務重整程序。應當說,推動部分大型企業進行債轉股的探索,不啻為一種化解債務風險、降低杠桿率的有效途徑。去杠桿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重點任務之一,從各部門的杠桿情況看,企業部門尤其是國有企業,被認為是杠桿率較高的重要領域,應成為去杠桿的重點。推動類似中鋼集團這類背負數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債務的企業進行債轉股探索,既可以有效化解高杠桿難題,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財務健康狀況,減少商業銀行的貸款損失。
尤其是當前進入債轉股探索的部分大型企業,均屬于產能過剩行業,推動這些企業債轉股是去產能、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產能過剩行業內的企業杠桿率大都較高,其中不乏“僵尸企業”的存在,占用了大量信貸資源,存在債務違約風險。對于類似企業,該出清的要堅決出清,通過破產清算和兼并重組相結合的方式解決,而對于還有發展前景的高杠桿企業,可以借助債轉股等方式,進行兼并重組、盤活存量、債務結構調整等。總之,債轉股作為一種手段,有助于促進公司治理結構,從而能促使企業通過整改、重組來擺脫困境,使金融資產轉劣為優。
當然,推動債轉股,最為關鍵的是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式。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式,就是在降低企業杠桿率的過程中,盡量減少行政性、指令性干預,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對此,業內一直有所共識。債轉股的要旨在于改變貸款對象的法人治理結構,以便恢復貸款對象的盈利能力。至于債轉股在諸項保全手段中運用的比重問題,有其客觀規律,也取決于法律環境。也就是說,債轉股作為一種藥方,能治病,但不是包治百病;因此不能不用,但不能濫用。
對于“不能不用但也不能濫用”的債轉股而言,能否有效防范道德風險,始終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有研究表示,長期以來,由于國有企業做大做強的激勵機制和預算軟約束問題,在實施債務重組的具體政策操作上,應更多強調以市場化、法制化原則,警惕危機救助中的道德風險對貨幣政策的倒逼,減少逃廢債等道德風險。在債轉股的過程中,權威專家也一直關注多方面的道德風險問題,比如認為債轉股是“最后的免費午餐”;資源誤配置;財務紀律的逆向選擇,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賴賬文化”和“軟約束”以及整改和重組力度不夠、讓步過多等具體操作方面的道德風險。
新一輪債轉股的大幕將正式拉開,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在債轉股的舞臺上,各方都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有序登場,嚴防道德風險,尊重市場規律。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