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綠色”成為工業經濟的驅動力。
看中國科技城綿陽--日前發布的2016年度四川省大企業大集團培育名單中,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位列榜首。2016年,長虹“基于個人化定制的家電智能制造數字化虛擬工廠樣板建設試點示范”入選首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項目,是西部唯一入選項目。
看省會城市成都--近日,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像往常一樣,迎來送往一波波參觀者。作為西門子在德國本土外的第二家數字化工廠,這家工廠承擔著研發和生產西門子核心自動化產品的任務,同時為四川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樣板和經驗。
中外兩大老牌家電集體轉型智能制造,契合我省加快先進制造強省建設、提升經濟綠色化程度的戰略部署。
近年來,我省把推進綠色發展融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推進“兩個跨越”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出臺了《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提出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圍繞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做好增強新動能加法和淘汰落后產能減法,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清潔能源示范省和綠色經濟強省。
“四川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工業比重占全省GDP的50%左右,要有綠色‘GDP’,工業經濟的綠色非常重要!彼拇ㄊ〗浶盼魅侮愋掠腥缡钦f。
穩中向好的四川經濟澎湃著綠色動力。
轉型做加法 工業結構要“調高”
2016年12月28日,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舉行,會上,“綠色發展”再次成為重要關注點。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陽光花城康養勝地”……過去,這樣的宣傳語讓人很難想到攀枝花。作為西南地區最重要的鋼鐵基地,攀枝花曾經因鋼鐵而繁榮興盛,卻也因鋼鐵、煤炭等行業整體低迷,去產能等發展瓶頸而備受制約。
值得欣慰的是,從數據來看,攀枝花已然浴火重生。2016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預計達到680億元,工業化率68%,居全省各市州第一。
過去五年,攀枝花緊緊圍繞“打造中國釩鈦之都,建設特色經濟強市”部署,立足優勢調整產業結構,抓住機遇做大做強核心產業。在循環經濟領域,攀枝花市明晰了工業綠色發展戰略,并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打破“一鋼獨大”局面,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鋼鐵產業,延伸釩鈦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逐漸改變了“資源拿走、問題留下,利潤拿走、污染留下”的被動局面。
如今,作為“釩鈦之都”的攀枝花,不僅是第一批“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地區”,被國家工信部批準成為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全國區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而且還是省內聞名的康養勝地。
攀枝花的綠色發展之路只是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
綠色發展,產業結構必須“調高”。近年來,四川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堅持“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后發也要高點起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先進制造強省建設,實施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構建“7+7+5+4”的產業梯度培育體系,呈現出發展動能從傳統產業支撐轉為傳統產業、新興產業雙輪驅動的積極變化。
為進一步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步伐,促進工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省經信委近期出臺了《四川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以化工醫藥、建材、食品飲料、輕工紡織、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等領域為重點建設綠色制造體系,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帶動全省工業行業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通過實施《方案》,力爭到2020年,在重點行業創建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國家級綠色工廠30家、綠色園區5家和一批省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建設一批具有較強資金、技術實力的綠色制造服務機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一定市場占有率的綠色產品,探索構建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導向的全流程綠色供應鏈,基本形成促進工業綠色發展的激勵約束機制。
創新做乘法 產業動能要“調新”
2016年12月8日,首列“四川造”空鐵列車在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下線,這是我國首列商品化新能源空鐵列車。此前一周,四川軌道交通產業項目在宜賓開建,項目投產后,預計近期年產值將達50億元。
除軌道交通產業外,我省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車等產業也加速發展,形成工業經濟的新增長點。
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產業必須“調新”,科技創新、技術升級正在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技術進步和科技成果轉化為抓手,推動工業創新驅動發展,在推動工業綠色發展上往往起著“乘數效應”似的作用。
近年來,我省加力布局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加大力度培育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提升七大特色優勢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安排3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創新驅動和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發展。
“高端產業意味著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較高的附加值,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笔〗浶盼嚓P負責人認為,在工業生產上,加速推進先進制造強省,推進制造的智能化、自動化,是提升綠色經濟的另一抓手。
目前,省經信委正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緊扣我省產業發展需要,系統梳理石墨烯、重型燃氣燃機、軌道交通、核技術、北斗導航、新能源動力電池等領域需要突破的關鍵核心技術,列出時間表路線圖。2017年擬與聯合國UNIDO組織、工信部共同舉辦“2017中國(成都)綠色產業國際發展論壇及投資洽談會”,掀起加快綠色發展的高潮。
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9.4%,增速高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目前,我省工業經濟大盤中,七大優勢產業占比80%以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17%左右,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6年,我省工業7.9%的增長中,傳統存量貢獻4個百分點,新投產項目和新增規上企業貢獻3.9個百分點,新動能貢獻近50%。
綠色發展還體現在技術升級上。近年來,四川積極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節能環保裝備、新型建材等綠色新型產業。預計全年完成企業技術創新投入360億元,增長10%;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66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787戶。
產能做減法 落后產能要“調優”
2016年12月,幾乎每天,川煤集團都在舉行有關轉型升級的專題會。
成立10年的川煤集團,煤炭產業占比達到67%左右,其他產業也大多是煤機、煤電、煤建等和煤炭關聯度很高的產業。隨著近年來煤炭價格斷崖式下跌,企業不得不面臨售價與成本倒掛,生產即虧損的困境。
對此,川煤集團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退出礦井17對,退出產能1059萬噸,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川煤集團不是個案。近年來,我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保、耗能、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技術政策,對達不到標準要求或經過整改未達到要求的鋼鐵產能進行依法關閉和處罰。
“工業綠色發展必須要下決心化解過剩產能。”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認為,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才能為新興產業發展騰挪空間,尤其是落后產能,大多是在環保標準提高后形成的。
近年來,我省整合各類專項資金,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淘汰落后產能!笆濉焙笕昀塾媽30余個行業、1245戶企業的落后和過剩產能實施了淘汰化解,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9.1%,比全國平均水平多降6個百分點以上,提前一年完成國家工業節能目標任務。2016年又淘汰鋼鐵產能420萬噸、煤炭產能2010萬噸,均提前并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綠色發展還體現在能耗的降低上。我省提出,開展能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實施工業節能節水、清潔生產、循環利用、城鎮化節能示范、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等重點節能減排工程。深入實施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推進低碳城市、低碳園區、低碳企業、低碳產品試點示范。
在實施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建設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后,預計2016年規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以上。有序淘汰水泥、電解鋁、玻璃等行業120家企業落后產能。
經過不懈努力,數據顯示,近五年,全省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等現代制造業比重提升4.7個百分點,同期鋼鐵、水泥、煉焦、化工等高耗能工業比重下降2.9個百分點。
在我省工業不斷調高、調新、調優支撐下,四川工業正迸發出綠色新動能。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