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外媒對中國的關注開始升溫,持續報道中國5年來發生的變化和取得的成就。日本東京廣播公司、美國CNBC、CNN等主流媒體聚焦中國高科技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稱中國在諸多領域已領先世界,阿里巴巴等公司成為中國互聯網產業高速發展的范例。
探訪阿里總部,感慨電商領域中國已超越日本
十一長假期間,日本東京廣播公司探訪阿里巴巴總部的視頻“刷爆”朋友圈。東京廣播公司北京支局長井上波來到中國后發現,中國人已經養成一種習慣,小到哪怕僅僅一支筆,也要用網購方式購買,此外還創造了“剁手黨”、“雙十一”等新詞。她對此驚訝之余,好奇中國電商以及配送系統是如何運作的,于是,井上波到阿里巴巴杭州總部一探究竟。
在阿里,井上波見識到中國公司強大的科技能力。為確保每年“雙十一”不宕機,除了有傳統IT基礎設施支撐,阿里云公共云平臺的強大計算能力,為瞬間爆發的交易量提供堅實后盾。井上波還發現,阿里有近300人從事專門的打假工作,占據了一整個樓層。“關于打假,不僅僅是依靠外表,還以大數據為依靠,這一點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也是我這次采訪中印象最深刻的事。”
“我覺得這十多年來,(中國)發展真的非常的快。因為日本尚未有如此規模的發展,所以在電商領域,我覺得(中國的發展)已經超越了日本。”井上波感慨。
“中國有戰略和政策優勢,未來美國科技領域可能落后于中國”
10月5日,歐洲著名投行Saxo Bank首席經濟學家Steen Jakobsen做客美國CNBC訪談時說,中國為科技發展制定了明晰的戰略和政策,相比之下,美國和歐洲政府沒有足夠能力遇見未來世界的變化趨勢。
Steen Jakobsen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已經在多個科技領域成為世界的引領者,未來美國在科技領域有可能落后于中國。”比如,中國今年7月出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計劃到2030年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再比如量子計算領域,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中國發射升空,標志著中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事實上,阿里巴巴等中國高科技互聯網公司,早已布局量子計算領域。2015阿里巴巴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量子計算實驗室,這是中國科技公司首次參與到量子計算研究。今年9月,阿里巴巴確認世界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入職,擔任阿里云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
阿里等中國企業正引領世界創新潮流
根據外媒的報道,中國高科技互聯網企業不僅正在尋求技術突破,還在探索最前沿的商業模式。
10月6日,CNN網站刊文《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渴望改造線下實體店》,稱,亞馬遜斥資137億美元收購高端食品連鎖店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涉足線下零售領域。這一波新零售潮流中,無論從市場規模還是業務形態都已領先世界。
CNN稱,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早已將旨在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戰略付諸實踐,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攪動了中國快速增長的線上食品市場。根據IGD資本預測,到2020年這一產業的市場價值將達到1800億美元。
知名科技資訊網站Technode 10月2日刊文《中國科技巨頭正在模糊行業邊界》,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中,“生態系統”是一個非常時髦的詞匯,互聯網公司用技術手段將用戶、商品和數據結合到一起,創造出跨界融合的商業模式,中國的科技巨頭們正在快速拓展這一商業模式,并為世界提供范例。
報道稱,在中國,阿里巴巴是商業生態系統最典型的代表,它的業務不僅包括電商平臺和金融服務,還包括云計算、物流、娛樂、健康甚至導航。它是O2O、B2B、B2C、C2C等模式的綜合體,還包括你所能想到的其他任何模式。
(來源:環球網)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