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里,五年不過匆匆一瞬,但對于信托業及平安信托來說,這是砥礪前行而熠熠生輝的五年。從2012年的7萬億到2016年的20萬億,信托業資產管理規模5年增幅近3倍,超過六成的信托資金投入實體經濟,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了金融業發展的方向與目標,那就是金融業要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而伴隨著今年8月《信托登記管理辦法》的落地實施及信托登記系統的上線,中國信托業也正逐漸搭建起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平臺,為行業長期穩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信托行業增長的的內生動力在經歷轉變——從高度依賴房地產融資、政府平臺融資為中心的增長模式,向強調資產獲取能力、資金配置能力以及回歸信托制度本源的方向轉變。
與行業轉型探索之路相契合,平安信托5年來緊跟國家發展戰略,將“回歸信托本源”、“支持實體經濟”作為轉型指引,聚焦“個人財富管理、機構資產管理、精品私募投行”三大核心業務;通過發揮信托制度優勢及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優勢,加強主動管理能力,打造有使命的資本,助力經濟轉型,留下跨越前行的堅實足跡。過去5年間,平安信托累計投入實體經濟資金規模近1.3萬億,服務高凈值客戶超過6.8萬人,累計向受益人分配信托利潤1773.94億,累計為公益慈善事業提供資金超過5000萬元;注冊資本由69億增加到120億,抗風險能力持續增強。
圍繞 “一路一帶” 戰略,5年投資基礎設施規模超過千億
信托與實體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實體經濟的健康生長,才是信托業務持續向前發展的“生命線”。過去5年間,平安信托把握國家供給側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補”的政策方向,發揮信托制度優勢,縮短金融中介鏈條,以股權投資、基礎產業投資、并購重組、資產證券化、國企混改、夾層融資等多種方式服務于國內眾多優秀企業。
圍繞國家“一路一帶” 戰略,平安信托基礎產業投資為西部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惠民生。5年來基建投資規模超過千億,落地政府合作項目超百個,投向以高速公路、天然氣、市政建設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項目為主,其中四川、廣西等中西部省份的項目占據了一半以上。2016年,平安信托突破融資主體股權結構復雜、融資成本持續上升等各種困難,為廣西梧州“蒼海項目”提供15億元的資金支持,該項目包括了防洪排澇、河道整治、城市建設與生態建設等在內的一系列工程,能夠有效改善該市城市格局和人居環境。
平安信托的股權投資不以快速套利退出為戰略,而是致力于做“有使命的資本”,通過為被投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投資金融服務,實現其持續成長的同時,為投資人創造收益。過去5年間,平安信托投向新經濟資金規模超600億元人民幣,主要集中在醫療健康、TMT和大消費領域。以美年大健康為例,2013年平安戰略投資后,從公司治理、戰略提升、產業整合等方面為該企業提供增值服務。三年多時間,美年大健康實現估值、營業收入、利潤等核心指標超十倍的增長。
通過并購重組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也是支持實體經濟重要方式。平安信托2016年推出業內首個定位于資本市場并購重組的機構合作平臺 “并購贏家”,為東旭集團設計了“投貸連動”的金融服務方案,通過靈活的交易結構設計,有效盤活了企業的資金流,推動企業經營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提升,助力該企業從一家傳統地產公司轉型為新能源發電領域的翹楚。
在中央加大推動企業去杠桿的背景下,資產證券化業務近年來快速發展,成為處在轉型期信托公司開拓的新市場。2016年,由平安信托擔任受托人和發行載體管理機構的“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2016年度第一期信托資產支持票據”發行成功,成為國內首單公開發行的信托型資產支持票據項目,也是首單出表型的ABN產品,能夠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豐富企業融資渠道;對投資人而言,通過交易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實現風險隔離。
此外,平安信托還充分發揮資產管理的優勢,通過為險資等機構資金尋找和管理優質的投資組合,為實體經濟提供對接穩定且低成本的資金。目前,平安信托面向機構客戶的主動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千億。
首創“公益 金融”模式,5年累計為公益提供資金超5000萬
金融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和重要支撐,信托公司具有財產隔離、資產配置靈活等制度優勢,能夠有效助力慈善資金保值增值,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慈善。
平安信托堅持發揮信托專業優勢助力精準扶貧。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實施當日,平安信托推出我國首支永續型集合慈善信托“中國平安教育發展慈善信托計劃”,專注于中西部地區的教育扶貧,首期規模1007萬元,目前落地項目資金已超過381萬元。該信托計劃開創了“公益 金融”運作新模式,即倡導企業、個人公益資本通過金融手段進入公益領域,實現慈善資產的保值增值,擴大慈善能力;同時,基金會等公益組織借助金融工具盤活資源。
自2014年以來,平安信托搭建起了信托業首個以服務公益慈善實踐為目的的信托產品平臺——“中國平安公益信托產品平臺”,囊括公益慈善信托、公益性家族信托、公益基金會全權委托信托三大類共六支產品,并創下國內多個第一:“新疆助學公益信托”是國內第一支公益性質的信托計劃;“某氏家族信托”是國內首個以公益慈善為唯一目標的家族信托。平臺通過發揮信托在財產隔離、資產配置和專業運作方面的獨特優勢,將基金會與信托公司,委托人與受益人,金融行為與慈善行為有機結合起來。目前,該平臺的公益效益已逐步顯現,2015年、2016年為公益慈善事業提供資金均超1500萬元。憑借在公益慈善領域的突出表現,該平臺成功榮獲2016年度深圳市金融創新獎。
此外,平安信托還通過公益捐贈、慈善行、支教行動等形式參與公益慈善,連續五年組織員工及高凈值客戶在云南、青海、廣西等地開展愛心慈善行。5年來,平安信托累計為公益慈善事業提供資金超過5000萬元。
2016年被譽為慈善信托“元年”,慈善信托正式列為八大信托業務之一。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有更多企業以及個人的公益慈善資金通過專業的資產配置和慈善項目篩選、管理,實現公益效果的幾何級倍增,更高效的助力精準扶貧。
創新家族信托服務,5年向受益人分配信托利潤超1700億
在為客戶創造財富價值方面,信托業堅持“利他在前,利己在后”的核心理念,為受益人利益最大化服務。《中國信托業2016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顯示,全行業2016年累計支付受益人信托利潤7587億元。基于嚴格的風險管理、穩健的經營風格,平安信托2016年向受益人分配信托利潤431.05億元,5年來累計向受益人分配信托利潤1773.94億元,2016年、2015年連續2年如期兌付所有信托計劃。
近幾年來,隨著信托高收益紅利漸漸消失,客戶黏性差、利潤減少、增長乏力成為行業面臨的三大問題。針對這些痛點, 2016年平安信托在原有“321”策略基礎上對財富管理體系進行升級,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客戶分層經營機制,利用AI技術將客戶分為5個等級(資產等級),每個等級里面細分為4個大類(優質、潛力、富裕、普通),以此進行差異化的經營,提供不同的資產配置和服務渠道。其中,平安信托利用平安集團旗下平安財富寶平臺,在客戶服務、信息披露等方面引入現代科技力量,為客戶提供更及時、更準確、更方便的客戶服務,實現了客戶風險等級在線測試、客戶預約、信息查詢、在線客服等多種新的服務方式。目前這一轉型模式成效明顯,截至今年8月底,平安信托活躍高凈值客戶數達6.8萬人,存續資產1000萬以上的高凈值客戶數同比增長近40%。
客戶分層的重點在于深度洞察客戶的需求,識別客戶價值,以便于為客戶提供精準的服務,將合適的產品和理財服務計劃介紹給合適的人。在了解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平安信托提高主動管理能力,從簡單的賣產品轉向真正的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家族信托憑借其自身的財富靈活傳承、財產風險隔離功能,是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能力的充分體現。
2012年,平安信托成立了國內首單家族信托,揭開了國內家族信托的新篇章。經過5年的發展,平安信托家族信托業務逐步實現了產品品牌化、定位精細化、運作專業化,推出了“鴻承世家”家族信托品牌,成立了國內首單純公益性質的家族信托以及首單以委托人家族辦公室為核心的家族信托,并創新發展出保險金信托、“家族信托 慈善信托”等創新模式,滿足客戶通過信托完成資產配置、財富傳承,財產隔離、公益慈善等多方面的需求,全面提升高凈值客戶的服務體驗。截至2017年上半年,平安信托家族信托業務整體規模約35億,保險金信托近1000單。隨著超高凈值客戶對于財富傳承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家族信托成為公司深耕財富管理的主要突破口。
在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背景下,作為金融業第二大支柱的信托業將成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愈發重要的力量。平安集團總經理兼平安信托董事長任匯川表示,未來,平安信托將繼續堅持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在資金端和資產端雙雙打造行業翹楚,用專業服務實體經濟,讓資本順暢低損耗地投入實體經濟中,實現共生共榮的雙贏目標,成為有使命的資本。同時,為個人和機構客戶提供全方位資產配置和綜合增值服務,實現財富保值增值,成為中國代客理財的市場典范。
(來源:人民網)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