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新設立相關項目的價值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增長到3500億美元。那么,在共商、共建、共享的的原則下,除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外國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將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得哪些機遇?
國際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Baker&McKenzie)在其發布的報告中認為,跨國企業會找到參與“一帶一路”的機會。具體來說,“一帶一路”給跨國企業帶來了合作伙伴、供應、專業服務、并購和融資這五大機會。
“一帶一路”要關注重點國家
這份名為《一帶一路:機遇與風險—建設中國新絲綢之路的前景與挑戰》的報告建議,跨國企業應該關注印度、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韓國和土耳其這幾個重點國家,因為他們的GDP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66%。
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北京首席代表賈殿安認為:“隨著更多項目的建成,‘一帶一路’沿線走廊交通、通信網絡建設不斷強化,預計中國的民營企業會在‘一帶一路’國家更加活躍,從而為各行業當地和國際的合作伙伴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賈殿安特別強調,“‘一帶一路’這一倡議就其純粹的規模和雄心來看,意味著許多當地和跨國企業可以與中國攜手互利,收獲大量機遇,這得益于中國投資的第二波浪潮。”
報告指出,“一帶一路”的重大機遇為跨國企業所共享。但不管是作為合作伙伴、供應商、投資者還是顧問,合作的意愿至關重要。外國企業已經和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地區結成利潤可觀的合作伙伴關系,未來將會有更多企業結盟,特別是當投標項目面臨激烈競爭時。
跨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五大機遇
報告發現,就合作伙伴關系的機遇來說,參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中國工程承包商已經開始加入合資企業或合作協議,以創造更具說服力的提議。比如,中國建筑與韓國雙龍在阿聯酋成立合資公司。
在供應方面,外國企業有機會向中國企業提供環境或安全標準更高的產品。如總部位于美國的霍尼韋爾不僅為中國客戶在中國制造產品,同時還將產品銷售給中國工程承包企業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海外項目。
跨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機會還體現在為中國企業提供化解風險的專業服務上,比如協助中國企業完成項目盡職調查、業務重組、合同談判、勞動和稅務監管、保險等,這些服務對企業境外投資成功十分關鍵。
此外,跨國企業還會遇到并購的機會。為了能在“一帶一路”沿線中的一些大市場和其他企業競爭,中國工程承包商希望獲得來自世界各地的領先技術。例如,總部位于上海的遠景能源最近收購了挪威風力農場管理系統供應商Bazefield。
“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今年5月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表示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的同時,提出要“建立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建設多元化融資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
該報告也認為,到2030年,超過半數的“一帶一路”項目將會由私募資本、多邊銀行和外國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因此,多邊銀行,比如世界銀行,仍然是“一帶一路”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出資方,歐美企業參與到這些項目中將會更容易。
跨國企業還將迎來為“一帶一路”提供穩健且與時俱進的融資機會。報告認為,中國企業需要尋找更多融資來源,并且需要把項目結構重組以吸引更多的中國私人資本。
報告最后建議,面對“一帶一路”倡議,不僅中國企業要對所有機會持開放態度, 外國企業也應當如此。
(來源:第一財經)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