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沈陽市政府對外公布了《遼寧自貿試驗區沈陽片區首批政策清單》,力爭在今年取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突破性進展。近期關于自貿區的消息頻傳,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另據媒體報道,我國第三批自貿區將于近日統一掛牌。第三批自貿區包括7個地方,分別為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各大自貿區特點各異,貿易、港口、航運物流、地產、金融等板塊將受益于自貿區擴圍。
第三批自貿區特點各異 望催熱多板塊主題
商務部前部長高虎城此前表示,7個自貿試驗區將繼續進口制度創新這一核心,以現有自貿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題,結合地方特點及戰略需要,增加差異化試點任務。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也表示,“將根據這新設立的7個自貿試驗區所在省份具有的獨特優勢和訴求,專項制定每一個自貿試驗區的整體方案,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更廣泛的領域里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業內人士也分析,貿易、港口、航運物流、地產、金融等多板塊將受益于自貿區擴圍。
遼寧:大連自貿區
遼寧省申報的是大連自由貿易試驗區,其區域范圍涵蓋大連保稅區、大窯灣保稅港區、大連出口加工區,共計19平方公里,或將涉及航運、物流、裝備制造業等領域,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結構調整的要求,著力打造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新引擎。
浙江:舟山自貿區
浙江省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探索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的要求,就推動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進行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區,舟山有一個“三步走”戰略——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園區、自由港區。自由港是最終目標,覆蓋舟山全市。同時,作為舟山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區的一個依托,今年4月,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設立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其區域范圍包括舟山群島新區全域和寧波市北侖、鎮海、江東、江北等區域,陸域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
河南:鄭州自貿區
河南鄭州自貿區,以鄭州為主,涵蓋鄭州、開封、洛陽三個片區,網內網外相結合,一區多片分層推進,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鄭州片區側重于探索以投資貿易便利化為主要內容的制度創新,打造國際物流中心和內陸開放高地。開封片區側重于探索以促進消費流通國際化為主要內容的制度創新。洛陽片區側重于探索事中事后監管服務模式創新。
河南省自貿區的主要功能,將是落實中央關于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的要求,著力建設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湖北:武漢自貿區
湖北省武漢自貿區方案已于2014年2月上報國務院。根據該方案,武漢擬通過1-2年的改革試驗,將東湖高新(600133,買入)區打造成為中國內陸(湖北武漢)自貿區的前沿陣地。武漢此次“先行先試”主要包括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行政體制創新、完善稅收政策等七大任務。武漢自貿區主要是落實中央關于中部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愛基,凈值,資訊)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要求,發揮其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示范作用。
重慶自貿區
重慶自貿區面積預計為120平方公里,由兩江新區、重慶西部物流園、重慶微電子園三部分構成。依托三大區域進行拓展。一是保稅港區,以空港依托擴大到云計算基地;二是水港區拓展到果園港和江北嘴金融中心;三是西永綜合保稅區以及團結村片區,著力探索符合國際化要求的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成為西部內陸地區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載體。
四川:成都自貿區
今年初,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新聞稿指出,成都的申報意向是在天府新區設立自貿區,主打“科技型自貿區”,為傳統的加工貿易服務區提供科技、智力支撐,打造為中西部自貿區的樣板。
5月份,另有相關人士表示,成都版自貿區的定位是建設內陸改革開放合作先行區、建設貿易發展轉型示范區、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生態區。具體來看,將深度參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德、中韓、中法、新川等國際合作園區共建進程,增強內陸地區主動參與國際產能合作的能力。
陜西:西安自貿區
2014年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長董軍在全國人代會上的議案提出“建議國家設立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安自由貿易試驗區。”
據相關報道,陜西省的自貿區將主要圍繞航空航天、商貿物流、文化旅游、能源金融四大產業,制定擴大開放的正面清單,為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探索有效路徑,更好支撐“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