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正式宣布在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7省市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并公布了總體方案,國家試驗3.0版引發全球關注。記者梳理發現,7個自貿試驗區方案的工作部署中,都將旅游業作為自貿區建設的重點領域之一。而在《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特別提出,鼓勵開展中醫藥國際健康旅游線路建設,擴大國際市場。
在7個自貿試驗區方案的工作部署中,四川成為唯一一個提出要發展中醫藥旅游的自貿試驗區并非偶然。四川歷來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全川中藥資源有5000余種,川產道地和大宗藥材居全國之首,其中植物藥4600余種,動物藥320余種,礦物藥130余種,約占全國中草藥品種的75%。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約有40億人使用中草藥產品,年交易額近5000億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遞增。
中醫藥文化是成都市亮麗的名片,中醫藥產業也是我市的特色產業。據了解,全球約有40億人使用中草藥產品,年交易額近5000億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遞增。四川素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占據全國中藥材供給70%的比例,而川藥的70%又來自成都。抓住自貿試驗區的機遇,我市不少企業積極推進中藥材種植、加工等各類企業的匯聚與資源整合,中醫藥產業鏈條也不斷拉長。
四川的中藥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中藥產業產值位居全國前茅。據了解,四川人工種植的中藥材達到了200余種,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00多萬畝。中藥材生產基地縣30多個,建立了川芎、丹參、麥冬等29種川產道地藥材共32個GAP基地,作為國家認定的川芎道地藥材原產地。其中,都江堰中藥材種植、加工和中成藥生產歷史悠久,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
據了解,目前四川省旅游部門正重點打造“中醫藥養生之旅”,吸引國內外游客前來體驗中醫藥文化、養生度假。省中醫藥管理局與省旅發委已簽訂推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合作協議,雙方將推進中醫藥健康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打造一批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園區、示范基地、精品線路等,形成結構合理、門類齊全、 功能完善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體系和產品體系。
雙方將共同把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納入全省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和中醫藥規劃, 推動中醫藥藥材生產基地、生產企業、中醫藥文化基地、 中醫藥特色診療技術等中醫藥資源有效融入旅游產業發展, 將中醫藥健康旅游融入養老、養生和治未病中,開發特色中醫藥健康旅游產品。目前, 全省已有部分中醫藥資源豐富地區開始探索“中醫+旅游”模式。下一步,雙方將建立中醫藥健康旅游項目庫,篩選一批重點項目,支持根據健康旅游業特點,制定服務體系標準、人才培養方案等。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