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1分錢”投標的采購項目引起了業內的關注:在我省某單位委托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招標服務的詢價會上,共有4家代理機構到場,報價分別為數萬元不等及0.000001萬元,即‘1分錢’。隨后,報價為“1分錢”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成為本次詢價成交單位。
為何“1分錢”投標項目能中標?據四川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張帆介紹,政府采購一直沒有專門的代理機構收費標準,多年來行業默認招標代理費為其參照標準,而當天的項目由于是按照最低價成交的原則確定代理機構,所以有了“1分錢中標”。
對于“1分錢中標”的項目,參與此次投標的中航技國際經貿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事后質疑:“委托社會代理機構代理政府采購項目是一種有償委托服務行為,根據相關法規,政府采購招標代理機構的工作內容具有實際成本費用,這些成本費用絕對不會只有‘1分錢’。”四川中意招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認同這一說法:“‘1分錢’,連支付招投標起碼的成本費用都不夠!”四川中匯恒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則表達了更為深層次的擔心:“成交代理機構在收入遠低于運營成本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確保政府采購項目公開、公平、公正的進行。”
從另一個側面來思考,或許可以解釋該公司的中標“操作思路”,僅以招標文件發售價為例,另3家代理機構的文件售價僅為150元—300元不等,以“1分錢中標”的代理機構的招標文件發售報價為500元/份,遠超市場平均價。
針對這一項目,四川政府采購協會籌備委員會及時介入干預,并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最終,經過多方的介入干預,該代理機構最終放棄了本次中標。
省財政廳提供的相關數據顯示,自2014年取消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認定后,行業準入為“零門檻”,我省的代理機構數量迅速增加。我省現有代理機構760余家,而去年在川開展業務的就有380余家之多。
近日,記者獲悉,為規范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行為,強化行業自律,四川政府采購協會經過數月的籌備即將成立。四川政府采購協會籌備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何永強表示,協會將制定行業行為規則,規范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行為。對于業內的中小企業,協會將以“傳幫帶”的形式為中小企業找出路,營造出共生的有利大環境,避免個別中小企業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采取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從源頭上遏制業內的惡意競爭。
(來源:四川日報)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