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城市、世界第二大財富中心、第三大外匯交易中心……新加坡以有限的國土面積,不斷創造出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作為一個基本上沒有關稅的國家,其自由貿易的程度更堪稱“典范”,成為一眾自貿區對標學習的榜樣!
6月28日,在成都高新區天府新城會議中心,成都自貿試驗區管委會與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時間將從2017年持續到2020年。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局長李沃文在接受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微信公眾號:zmsyqbd)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成立,為新加坡和成都的合作創造了更為廣闊的新平臺,雙方將在貿易物流、金融與專業服務、新川創新科技園等課題上進行合作。
成都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希望學習借鑒新加坡在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產業轉型升級、物流和金融發展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并進行制度創新。向“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城市”取經,為“內陸港口”身份加碼,顯然是成都的重要訴求。
多式聯運打通“內陸港口”
6月28日~29日,成都自貿試驗區新加坡企業推介會在成都舉行。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不僅與成都自貿試驗區管委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更在局長李沃文的帶領下參觀考察了成都高新區、天府新區、青白江區、雙流區等自貿區點位,希望借此機會“深化合作”。
李沃文表示,新加坡企業一直對成都的經商環境抱有信心,“自貿區的成立,為新加坡和成都的合作創造了更為廣闊的新平臺!彪p方將在貿易物流、金融與專業服務、新川創新科技園等課題上進行合作。
“比如建立貿易物流樞紐,以推動航空、鐵路和公路的互聯互通!彼蛴浾弑硎荆啥紱]有傳統意義上的“港口”,如果成都能夠利用多式聯運連接欽州港,然后再通過海運將貨物送到新加坡,通過新加坡的港口再散發到全亞洲,會節省整個物流的成本,“希望能和成都在這方面有進一步的合作。”
眾所周知,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咽喉地帶,地理優勢讓其成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在東南亞穿梭的船舶幾乎無不在此經停。
但對成都而言,因為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區位條件,“港口”一度成為制約發展的因素。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成都航空港、鐵路港迅速崛起,其“內陸港口”的身份也愈發受到重視和認可。
“我們將充分發揮青白江國際鐵路港、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等鐵路、航空樞紐優勢,加強互聯互通,搭建面向‘一帶一路’雙向開放的綜合服務保障體系,將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西部地區‘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橋頭堡。”成都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以新加坡為跳板輻射亞太”
公開資料顯示,李沃文在擔任新加坡貿易及工業部副常任秘書(貿易)期間,曾負責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土耳其-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等的談判與訂立。
去年2月,李沃文出任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局長,外界評價認為,“其在擴大新加坡貿易、投資關系以及國際談判的經驗,將對他領導企發局,促進新加坡企業到海外發展大有幫助!
談及此次與成都牽手合作,李沃文認為,成都的高效交通基礎設施,活躍的消費群體以及有效的政策和領導,對新加坡企業來說都具有吸引力。
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2016年,新加坡對成都的累計投資從24億美元升至57億美元,增加超過一倍,累計投資項目也從282個增加至431個。
李沃文希望,借助企發局遍布超過35個地點的全球網絡,能夠扮演牽線搭橋的角色,積極促成新中企業間的合作,攜手拓展區域業務,契合成都自貿試驗區的成立對于政策創新的推動,搭建雙邊企業溝通的橋梁。
“新方十分歡迎四川和成都的企業在新加坡設立公司,作為全球性的商貿平臺,新加坡有著優質的金融配套服務,良好的經商環境和政策,完善的物流系統。四川和成都的企業可以通過利用新加坡的地理優勢和融資渠道,同時借鑒新加坡企業豐富的海外合作經驗,助力企業自身發展,以新加坡為跳板,走出國門,輻射整個亞太區域!彼蛑袊再Q試驗區報道記者表示。
同時,作為世界領先的“親商經濟體”,李沃文表示,新方將大力支持中國自貿區的建設,“希望通過積極尋求政策創新和行政審批流程簡化,尤其是在科技創新、醫療保健以及國際教育產業方面,打造親商環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