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消費率先迎來新一年的政策“紅利”。2018年1月1日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適用的范圍,將從原本的天津、上海、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重慶、福州、平潭等10個試點城市(地區),擴大至合肥、成都、大連、青島、蘇州等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此前,2017年12月1日起包括嬰幼兒奶粉等187項消費品進口關稅已經大幅下調。業內指出,這將為中國消費者釋放更多政策紅利。與此同時,記者獲悉,包括提振中高端消費、綠色消費在內的一攬子促消費新政還有望在今年上半年迎來密集出臺。
另外,從2017年12月1日起,我國調降187項商品的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此次降稅商品涉及包括嬰幼兒奶粉、化妝品等。
業內專家指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擴圍以及大范圍、大力度降低消費品的關稅,無疑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優質品、中高端消費品的需求,釋放出中高端消費的重磅利好信號。
據商務部統計,2017年前11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3.1萬億元,同比增長 10.3%。網絡零售額6.4萬億元,增長32.4%,穩居全球第一。前三季度消費貢獻率達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繼續保持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記者從商務部獲悉,商務部今年將啟動消費升級行動計劃,目前行動計劃設計圖已經初步成型,下一步,將制定具體施工圖,有望于2018年上半年全面啟動實施,中高端消費和綠色消費將迎來重點扶持。
據介紹,消費升級行動計劃將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順應居民消費個性化、多樣化發展大趨勢,著力解決流通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創新發展流通、完善消費供給、倡導綠色消費、優化消費環境等領域發力,加快推進消費升級。
具體而言,從發展便民消費、促進消費升級、用好國際資源、推動綠色消費、構建現代供應鏈、改善消費環境六個方面提出了重點舉措。一是打造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二是實施商圈消費引領工程;三是搭建國際消費新平臺;四是推動綠色消費;五是構建現代供應鏈;六是建設放心消費環境。
在品牌消費和綠色消費方面,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鄭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18年,商務部將組織實施“商圈消費引領工程”,在部分大中城市開展商圈建設試點,用五年時間培育100個示范商圈和20條老字號特色街區。
此外,商務部還將重點推進綠色消費,從綠色技術、綠色采購、綠色包裝、綠色回收等四個方面重點推進。例如,將在現有85家綠色商場基礎上,新創建約60家綠色商場。同時,商務部將聯合相關部門健全綠色餐飲標準體系,鼓勵企業落實《企業綠色采購指南》,加大“限塑令”實施力度,組織開展試點,采用“互聯網+回收”的模式,鼓勵“綠色兌換”。
在中高端消費方面,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司長陳國凱表示,將搭建國際消費新平臺,利用國際資源,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平臺作用,通過試點,用三年左右時間,培育若干國際消費城市和國家消費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挖掘高端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回流,引領消費升級;研究完善免稅政策,推進已經批準的口岸進境免稅等。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