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2年再次來到成都,他見證了巨大的變化。“我希望能夠有更多以色列創新企業來到成都,拓寬兩地發展空間。”——伊戈爾•厄里克
90年代初,以色列啟動吸引風險資本的Yozma計劃。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政府引導型的風險投資推進計劃之一,由最初政府出資的1億美金,不到十年,Yozma籌集資金總規模達32億美元。
1月30日,作為Yozma集團的創始人,伊戈爾•厄里克(Yigal Erlich)來到成都,期望在中國尋找海外投資人。事實上,以色列從資源匱乏國家到“創新的國度”,Yozma正是系上了以色列創新環境第一顆金融“紐扣”。
現如今,Yozma將眼光從最初的美國不斷轉向亞洲國家。時隔12年再次來到成都,他見證了巨大的變化。“我希望能夠有更多以色列創新企業來到成都,拓寬兩地發展空間。” 厄里克說到。
為政府基金搭建第三方機構
以800萬人口培育出4000家高科技企業,以色列不僅“創業國度”聲名遠播,更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資本注入。但若將時間倒退20年,卻是另一番光景——1992年前,以色列大量創新企業處于早期發展階段,高風險讓其在資本市場無人問津。“市場失效”,是當時以色列政府給出的判斷。
Yozma計劃改變了這一困境。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厄里克不斷強調,“政府的作用很關鍵。”
據厄里克介紹,Yozma當時攪動了以色列創業環境的金融環境。在Yozma后,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投公司均瞄準以色列市場。該項目也被看作將以色列打造成“第二硅谷”的幕后功臣。
Yozma成功推動創業的原因何在?厄里克的投資理念或許能給出一些解答。“我們要與創業團隊見面,了解團隊成員能力是否互補,是否對企業的前景了解得很清楚。”厄里克說,“這是我們投資最看重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政府參與引導社會資本的模式已在中國步入爆發期。根據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包括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在內的政府引導基金數量已超過1000只。
要如何確保政府引導基金有效發揮其作用?厄里克認為,需要搭建第三方基金管理機構。事實上,在厄里克的管理下,Yozma也從一家純國有公司逐步向私有化邁進。現如今,Yozma已能夠從投資的公司中獲取高達10倍的收益。
中國將是資本合作重要對象
高度發達的創業氛圍也為以色列本地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問題。伊戈爾對此直言不諱,“以色列多的是小公司,我們確實沒有培育出蘋果或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公司。”
以色列發達的風險投資業以其通暢的撤資渠道和完善退出機制而著稱,例如由YOZMA計劃催生的全球著名創投基金JVP,其孵化的120余家企業中,32個項目成功退出,包括JVP以55億美元的價格賣出其所持股份的Netro、被美國Robotics公司收購的Scorpio等。
“我們國家的很多公司最后都是被國際公司所收購,所以我們(風險投資機構)的工作更多像是‘生產’公司,然后賣給美國或中國等外國收購者來回收投資。”伊戈爾指出。
伊戈爾認為,在考慮如何激活創業的同時,也需要設計一套有效的機制來防止這種“為創業而創業”的思維滋長。在他看來,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是,通過政府購買公司股權,支持公司繼續發展,讓企業發展無后顧之憂。
盡管如此,他仍然看好以色列企業對投資的進一步吸引,而中國將是資本合作的重要對象。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在以色列投資達到27億美元,占以色列所有外國投資的40%,而西部地區與以色列的合作更是處于高速增長時期。
“雖然以色列國土面積很小,資源相對貧乏,但其活躍的創新力和源源不斷的新觀點將成為同中國合作的重要支點。”厄里克向記者說到。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