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把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力構建產業生態圈。力爭今年工業投資增長10%以上。
如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施躍華表示,工業最講究的是投入產出,裝進籃子里的不一定都是“菜”,更重要的還是項目的質量和發展的質量。
“目前,成都產業發展突出問題是,產業不成鏈條、不成圈。”施躍華說,一個單體企業,哪怕是龍頭企業,如果沒有配套企業,服務性企業,仍然不能發揮最大效應。他以汽車為例,即便是國內汽車龍頭企業進來了,關鍵性零部件不能配套,都會成為整個產業發展的阻礙。背后原因就是產業生態圈沒有形成。為此,今年成都首先要加快發展主導產業,特別是重點產業的生態圈建設。
在打造產業生態圈的理念下,加快建設主體鮮明,特別是加快發展的一些產業的功能區建設。“所以我們規劃了優先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功能區。”他透露,2018年成都要啟動加快建設5~8個功能區,包括軌道交通、生物制藥、電子信息、集成電路等產業的功能區。從人才引進到配套設施服務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持,加快功能區形成。針對企業內生創新普遍不足,特別是傳統企業普遍創新不足,在圍繞生態圈產業鏈當中,加快企業的創新能力建設。
“還有一點,就是政府該做的工作。”他表示,首先是各級政府要加強對企業的服務,推進供給側改革。過去就是撒花椒面,普遍開花,但這個效果并不好。接下來,需要重點企業重點服務,甚至可以實現一企一策。
其次,把政策用好,將政府可以控制的公共要素(能源、人力資源、土地)優勢企業優勢項目做到優供優服,企業和項目的服務實現精準對接。
“當然這些高質量發展不僅僅是產業本身的,也是這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的共同服務所需要。”施躍華說,整體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接下來,該設限的就設限,比如汽車,就產業結構而言,圍繞消費趨勢,更傾向引進新能源汽車。針對傳統汽車,則更傾向引進一些配套企業,提高普通汽車的生產效益。
(來源:封面新聞)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