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及第三方市場合作和數字經濟領域,有望成為中美商界合作的新亮點。
第十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5月15~16日在京舉行,除了目前備受矚目的中美經貿議題外,“一帶一路”及第三方市場合作和數字經濟,成為了來自通訊、醫療、金融、數據、科技制造、能源、農業等不同領域的中美工商領袖,共同探尋廣闊合作前景的兩個議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告訴第一財經等媒體,在最初籌備時,雙方想做一個專題的小型(中美經濟二軌)對話,集中在中美經貿合作的亮點領域,即“一帶一路”及第三方市場的合作和數字經濟,中美企業家認為在這兩個領域將有非常廣闊的合作前景,“考慮到中美經貿關系正處于關鍵時期,特意從專題二軌對話定為第十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
盡管如此,在本輪對話中,兩個分組討論仍分別關注了“一帶一路”與中美數字經濟的差異。
下一輪對話聚焦“一帶一路”
“美國企業對‘一帶一路’還是比較熱情的,但美國政府不是太熱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在介紹對話中“一帶一路”討論成果時說,這次通過雙方共同組織,(發現)美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有這么大熱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美國全國商會決定,今年11月在美國召開的第十一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將聚焦“一帶一路”,(我們)將帶領中國企業家參會,跟美國企業家共同攜手做好“一帶一路”。
魏建國表示,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所有現象表明,在本輪對話中,中美雙方代表在思想上逐漸達成一致,工作方式和討論方式更加結合實際,是共同努力多而不是指責對方多、爭論得多和解釋得多。
在“一帶一路”分組討論中,中美代表討論的內容包括美方企業參與醫療、制造、信息技術和服務業的程度;雙方可采取哪些行動使“一帶一路”成為中美經貿合作中共贏的象征等問題。
對話議程顯示,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正在推進。盡管美國政府沒有實質性參與,但美方企業卻對該倡議有著濃厚的興趣,并能在許多方面增加實質性價值。尤其在當前中美關系較為緊張時,雙方能夠采取哪些行動實現合作共贏,并將“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中美經貿合作的樣板,從而緩解雙邊緊張關系。
美國全國商會中國中心會長王杰表示,許多美國企業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所能帶來的機會非常感興趣,也非常關心將有哪些機會,希望能和中國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合作共贏。他同時強調了一點,即透明公開的招標采購程序非常重要。
數字經濟代表未來
中美數字經濟差異的分組討論則聚焦在全球科技產業“碎片化”的風險上,王杰介紹,中美企業界和機構都非常關心這一問題。
議程顯示,中美對話的背景在于“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5G和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將會極大地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技術問題也將成為中美經貿關系摩擦的爆發點。未來,雙方可能會面臨技術‘孤島化’,并制定各自的技術標準和保護措施。參與‘二軌’對話的雙方代表能夠采取哪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合作,建立通用標準,促進雙方乃至全球的技術中立”。
王杰表示,對話中,中美代表討論了數字經濟將會產生的機會,中美企業在該領域有促進技術發展的合作需要,并且這些合作將會讓兩國經濟、兩國人民以及整個世界受益。
同時,雙方關注到了數字經濟發展中共同面臨的挑戰和關切。王杰介紹,在數字經濟合作中,中美要增強互信,數字時代技術發展的速度超過了監管的速度,監管者跟不上技術發展——這是包括中美在內的國家都面臨著的挑戰。
魏建國介紹,當前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5G等新興技術越來越是我們日常生活及工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中美合作的新領域。不過,同時又發現技術問題也可能成為中美經貿關系摩擦的爆發點,因此雙方代表一致認為,未來在技術方面,可能面臨著孤島化的挑戰。
他同時表示,中美企業代表還一致認為,中美雙方應攜手加強合作,建立一個共同的通用標準,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實行各自的一些技術標準和保護措施。
“數字經濟是下一步中美雙方合作的新領域。”魏建國說。
(來源:第一財經)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