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是什么
企業年金是自愿交的。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愿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是我國正在完善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二支柱”。
在實行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中,企業年金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實行的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又稱為"企業退休金計劃"或"職業養老金計劃",并且成為所在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年金繳費比例規定
根據《企業年金辦法》:企業年金=單位繳納+個人繳費。其中繳納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同時,為保證在特定時期(如CPI超高)職業年金收益可能面臨通脹帶來的縮水情況,辦法還提到,可以“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國家適時調整單位和個人職業年金繳費的比例”。
對于財政全額供款單位:單位繳費部分由財政支出,采取記賬方式,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工作人員退休前,本人職業年金賬戶的累計儲存額由同級財政撥付資金記實。非全額供款單位:單位繳費由單位實際承擔,采取實賬積累。由此形成的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投資運營,按實際收益計息。
企業年金繳費計算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以下繳費方式:
1、企業效益與職工工齡確定法
將企業年金與個人儲蓄性保險掛鉤并行,企業按個人儲蓄性保險金額的一定比例繳費,個人儲蓄性保險由員工自愿參加,自主確定投保數額,參保員工個人投保額可以在企業繳費標準限額以上。這種做法,既堅持了自愿原則,又增強了員工個人的保障意識。
企業按月為職工繳費,繳費標準依據企業效益基數和員工工齡確定。計算公式為:Y=A+BX Y:企業月繳費額。企業繳費金額與個人儲蓄保險金額的比例為1∶1。若個人自愿多繳,數額不限,但企業只按標準額予以繳納。
A:繳費基數。根據企業效益情況確定,繳費基數可上下浮動。
B:工齡系數。工作時間越長,系數越大。
X:職工工齡。
2、企業為職工單方繳費法
企業年金由工齡性補充年金和崗位性補充年金兩部分構成,各占50%。工齡性補充年金按其工齡的長短,分為多個檔次。根據職工在本企業連續工作年限、工作表現、貢獻大小、確定其應享受企業年金的數額。比如,職工在本企業服務和服兵役連續工作年限15年以內(含15年)的,企業每月給本人投保2元,即本廠廠齡×2元;職工在本企業服務和服兵役連續工作年限15年以上的,企業每月給本人投保3元,即本廠廠齡15年以內部分×2元+本廠廠齡15年以上部分×3元。
3、工資比例法
為職工按月記入個人賬戶的企業年金,是按職工本人一定時期實得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算的,或在工資比例法的基礎上再乘以系數進行調節。職工月企業年金按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和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計算。職工繳費每滿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作為企業年金繳費記入個人賬戶;如果本企業工齡每滿一年則再增加一定比例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并記入個人賬戶。
當年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總繳費額=(企業月繳費額+個人月繳費額)×12
其中:企業月繳費額=上年末職工個人企業年金繳費基數×企業每年用于企業年金繳費比例×系數1×系數2÷12其中,上年末職工個人企業年金繳費基數是職工個人工資收入中的基本工資加崗位津貼。
4、工資基值法
從職工職務、企業工齡、崗位、突出貢獻獎勵、照顧老齡補償等因素方面,設計企業年金的分配標準。
企業年金月儲存額=企業繳存+個人繳費
其中:
企業繳存=企業繳存基值×個人綜合系數+老齡補償金
個人繳費=企業繳存×1/2(或1/3)
如考慮近期退休人員的企業年金補償問題,還可根據離退休年齡的年限按年進行補償。
企業繳存基值:按照企業當年核定的繳存水平確定。
個人綜合系數=職務系數+工齡系數+獎勵系數+崗位系數
職務系數:按照員工職務確定的系數。
工齡系數:可將連續工齡和企業工齡通盤考慮,也可適當加大本企業工齡的比重。
獎勵系數:僅對勞動模范和有突出貢獻的職工設定。
老齡補償金:以建立企業年金的時間為基準,根據職工距退休年齡分5年以下、5-10年、10-15年等一次性核定相應的調劑標準。
企業年金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企業年金也是職工的福利的一部分,相當于職工的補充養老保險。再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年金沒有扣除數的。就是有多少就按多少區找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1、企業和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的辦法和標準,為在本單位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職工繳付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以下統稱年金)單位繳費部分,在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2、個人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繳付的年金個人繳費部分,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的4%標準內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企業年金的功能
1、分配功能
企業年金既具有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質,也具有國民收入再分配性質。因此,企業年金形式的補充養老金計劃又被視為對職工的一種延遲支付的工資收入分配。
2、激勵功能
企業年金計劃根據企業的盈利和職工的績效為職工年金個人帳戶供款,對于企業吸引高素質人才,穩定職工隊伍,保障職工利益,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職工為企業服務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獲取最大經濟效益,又是一種積極而有效的手段。
3、保障功能
建立企業年金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提高職工退休后的養老金待遇水平,解決由于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而造成的職工退休前后的較大收入差距,彌補基本養老金保障水平的不足,滿足退休人員享受較高生活質量的客觀需求,發揮其補充和保障的作用。
企業年金與補充養老金的區別
1、管理模式不同
企業年金:采用“錢”“權”分離的模式,強調資金與權利的分立、獨立。
補充養老金:補充養老保險財產或由企業自行管理,或以儲蓄存款和商業團險的形式交由商業銀 行和保險公司管理,無法保證財產的獨立性和安全性。
2、關系不同
企業年金: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愿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補充養老金:補充養老則是企業自己組織的,由企業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在國家規定的實施政策和實施條件下為本企業職工所建立的一種輔助性的養老保險。
3、特點不同
企業年金:企業年金不僅是勞動者退休生活保障的重要補充形式,也是企業調動職工積極性,吸引高素質人才,穩定職工隊伍,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補充養老金:補充養老保險基金資產只能用于支付受益人養老所用,并不因公司管理層變更或者企業破產等而改變其支付目的。
【相關問題】
一、新單位沒有企業年金,原來的年金怎么辦?
【答】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可以暫時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
根據《企業年金辦法》:
第二十二條 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新就業單位已經建立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的,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權益應當隨同轉入新就業單位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
職工新就業單位沒有建立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的,或者職工升學、參軍、失業期間,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可以暫時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也可以由法人受托機構發起的集合計劃設置的保留賬戶暫時管理;原受托人是企業年金理事會的,由企業與職工協商選擇法人受托機構管理。
二、如果辭職了,還能繼續交納單位的企業年金嗎?
【答】不可以,職工辭職的,新單位也有年金的,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權益轉入新就業單位。 職工新就業單位沒有實行企業年金制度的,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可以暫時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也可以由法人受托機構發起的集合計劃設置的保留賬戶暫時管理。
三、不到退休年齡,企業年金可以領取嗎?
【答】不到退休年齡,企業年金是不可以領取的。只有到退休的年齡才可以領取。
想取出企業年金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后,可以一次性或者定期將企業年金提取。
(2)出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3)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后,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由指定的收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所以說辭職后是取不出來企業年金的,只有繼續工作等到退休再領取。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