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水利部召開節約用水工作部際協調機制2022年度全體會議,會議總結了《國家節水行動方案》2021年度工作進展情況,審議通過了2022年度工作要點。節約用水工作部際協調機制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會議現場了解到,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2021年,節約用水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認真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大力推進六大重點行動、五項政策制度推動和四項市場機制創新,圓滿完成了各項年度工作任務。
李國英希望各成員單位多措并舉,創新方式,繼續研究深化水價改革、財政金融稅收支持節水、推廣合同節水管理、推進水權水市場改革等節水制度政策,讓政府與市場、激勵與約束共同發力。
深入推動水資源稅改革
李國英介紹,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和《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方案》;科技部開展節水技術裝備研發,深入實施長三角高新工業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創新試點行動;工信部聯合5部門印發《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遴選發布152項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國家稅務總局推動水資源稅改革試點,落實完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節能節水專用設備投資額稅額抵免等稅收優惠政策;國家能源局積極推進火力發電、石油行業節水,“十三五”期間推動火電用水率下降15.7%。
在上述節水“成績單”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推動水資源稅改革方面,水利部指導水資源稅試點地區深入落實改革要求,分地區、分類型、分行業實施水資源稅差別化征收;指導河北調整地下水超采區農業超限額用水水資源稅稅額標準。
此外,河北印發《關于持續深化水資源稅試點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積極推廣農業節水灌溉并建立補貼機制。山西開展水資源稅征收清理整頓,稅收同比增幅18.57%。四川細化落實節水稅收優惠政策,包括節水項目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取用污水處理免征水資源稅等。
據了解,2016年7月1日,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實行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由繳納水資源費改為繳納水資源稅,這期間,河北省充分發揮稅收政策調節作用,以綠色稅收助力綠色發展,在抑制地下水超采、促進節約用水、助力水資源保護方面的效果逐漸凸顯,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獨具特色的水資源稅改革模式。
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2022年是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的關鍵節點,《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到2022年,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節水產業初具規模,非常規水利用占比進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全社會節水意識明顯增強;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30%和28%,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6以上。
“節約用水工作是社會性工作、系統性工程,事關各行各業、千家萬戶,需要各部門、各地方協同發力,充分調動各類用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李國英強調,要堅持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兩手發力,發揮好政府作用要善用稅,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要善用價,要推動建立水權制度等。
“去年,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印發《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21年版)》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21年版)》,利用財稅金融等手段為實施節水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持。”李國英說。
李國英希望各成員單位多措并舉,創新方式,繼續研究深化水價改革、財政金融稅收支持節水、推廣合同節水管理、推進水權水市場改革等節水制度政策,讓政府與市場、激勵與約束共同發力,促使用水主體實現從“要我節水”到“我要節水”的思想轉變,全面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和水平。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